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了,从”课标“试行稿的出台,到实验教材和大修订教材的使用,老师们经历了大量新理念急风暴雨般的洗理,有过困惑,有过焦虑,有过徘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验中,老师们在不断地反思,专家们在以科学的态度回头审视过去的一些做法,进而对”课标“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是,一些是是非非问题终于得到了重新认识,一些过急之举终于又返朴归真。在实践中,我们也以求是、求实、求活精神审视各种教学行为,积极探求语文教学规律,对以下几个曾经困扰着我们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一、处理好基本的教学程序与个性化教学的关系《语文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是说,需要教师处理好基本教学程序与个性化教学的关系。语文教学设计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但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寻求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注意体现教师的个性。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学程序是经过多年实践而沉积下来的,如从整体出发,初步感受课文--再进行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的(部分)--最后再感受和领悟写法、使学法得到升华(整体).这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是适合许多课文的。但我们在寻求基本教学程序的基础上,又遵照《语文课标》精神,大力提倡教师根据课型的不同,课文内容、文体的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做到因文而异,因生而异,因师而异,甚至因地、因时而异,通过多种途径寻求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策略,以学定教,体现”实而活“.教师要大胆进行探索与创新,让其教学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知识得到升华。常教常新的课堂设计,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将语文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有趣的不断探索的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连读一遍课文后说:”请同学们再次自读两遍课文,这次读完后老师要提一个问题,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读课文时就想老师可能提什么问题。“学生在读完课文回答:”老师会问课题为什么叫《只有一个地球》“,”您会问地球上的资源为什么不会再生“,”您会问我们怎样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为什么说地球最可爱“……支老师在让学生充分发言后说道:”我想问,读了三遍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审视这一教学过程,支老师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巧设悬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认真思考涉及文章主题的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含的深意。在这里,他要提什么问题已无关紧要,可谓溪径独特,个性独到。
二、处理好以语文教学为主体与学科融合的关系课程改革提倡学科间进行融合,语文教学作为最基础的学科更是如此。但学科间融合,建立大语文观,并不是要在每节语文课上大量地充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活动,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注意落实”双基“,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同时,一切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自然融合,不露痕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知识得到拓展。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按作者的游览顺序,描述方位,把学校周围的走廊、半坡上的房屋、小河上的桥梁、远处的村庄,比作颐和园的走廊,万寿山半山腰的佛香阁、排云殿,湖面上的十七孔桥等。她在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转换描述眼前的景物,让学生按此方位背诵课文;她还让学生估算一下学校两条走廊的距离,画一画小桥的风景,唱一唱《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这位教师很好地将与本篇课文相关学科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用活动的形式自然地融入到了语文教学中来,使课堂信息量得到增大,学生学习方式更加活跃,让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了只限于教室上课难以达到的效果。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全面考虑,既要尽可能地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又要注意各学科间能融合则融合,切忌喧宾夺主,迷失自我。
三、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于是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教师将此当成一种不变的模式,每课必搞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有着一定代表性的教学行为,只抓住了”合作学习“的表面形式,往往是热热闹闹,实质是收效甚微。要知道,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合作、互动是重要的组织形式,而探究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要铸造的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精神。总之,教学要从学的需要出发,从实效出发,要学有目的,学有质量,学有效果,要能让学生在由读自悟的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有启发。有收获。不能图表面的热热闹闹,不要搞花架子。我们还应明白,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传统教学中一些好的做法还必须继承和发扬。所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排斥”接受学习“,二者不应是对立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是传授的两种基本形式。好的讲解,有个性化、情境化、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的优势。二者应按需使用、合理穿插。以取得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一位教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朝鲜老大娘救伤员这一事例,教师先引导学生感悟”雪中送炭“”惟一“这些词,然后组织朗读。学习小金花救侦察员,大嫂挖野菜两个事例,学生上台复述,学生向老师质疑,老师请学生帮忙回答,最后老师引读课文,用优美的语言串起学生的朗读,课堂教学在抒情氛围中达到高潮,”再见了,亲人“这一感人场面呈现在课堂上。在这节课上,教师始终抓住学生的学这个中心,充分体现”导“的艺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阅读实践中来,在读中感悟,主动地获取知识。但在这节课中,教师对一些距学生生活较远,不易理解的知识同样进行了相应的讲解,如为什么要打朝鲜战争,中国人民自愿军为什么要去朝参战,朝鲜的地理特点、国情及与我国的关系等这些能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的背景材料,教师结合课件给予了生动的讲解;当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相机给予点拨,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课后,教师还要求学生下去后和小伙伴合作收集关于朝鲜战争的相关资料,使知识得到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