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中国的学生是学“多”悟“少”,即老师灌输的多,学生领悟的少,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变传道者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探索空间,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逐步达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的教学中,我认为开放性应用题是新教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一、开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应用题的条件是充分而且是必要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模仿到熟练,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条件开放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拓宽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1、补充条件,使条件多样
在教学中,省去应用题的某一个条件,让学生补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如:“草地上有24只白兔,———。有多少只黑兔?”在老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补出了下列条件:(1)白兔比黑兔多(或少)8只;(2)黑兔比白兔多(或少)8只;(3)白兔是黑兔的2倍;(4)黑兔是白兔的2倍;(5)白兔和黑兔共56只;(6)白兔比黑兔的2倍多(或少)4只;(7)黑兔比白兔的2倍多(或少)4只;(8)白兔是黑兔的3/5;(9)黑兔是白兔的3/5等。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了基础。
2、分析条件,使条件充分、必要化
让学生通过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打破题目条件全用的僵化思路,利用充要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工厂有100名工人,原计划4天做9060件玩具,现在要多做120件,同样要求4天完成。这样平均每天比原来多做多少件?”大多数学生都能排除“100名工人”的干扰,列出(9060+120)÷4-9060÷4的算式。因为,“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于是,我引导学生对条件和问题再分析,剔除充分条件。此时学生中又一次出现了讨论的高潮,经分析:“120件、4天”是解决问题的充要条件,因此,创造性的列出了120÷4的最简算式。另外,还可以设计条件不足的应用题,让学生严密推理,大胆质疑,补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条件开放的应用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性、深刻性、批判性的发展,促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二、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由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在分析数量关系、提出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层次,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参与中质疑,在质疑中发展,设计问题开发的习题,能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提出各类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填充问题,使问题全面化
如:“六年级二班有男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_______?”经过教师点拨、启发,学生动手画图,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提出了下列问题:(1)女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5)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6)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7)女生人数是全班的几分之几?(8)男生人数是全班的几分之几?(9)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等。这样的训练,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和三种分数应用题间的联系与区别,更主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深化。
2、提出问题,使问题具有创造性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平等地去探索知识产生的过程,变注重结果的教学为注重过程的教学,探索问题产生、解决的过程,从实践中探求,在探求中创新。如:“某厂计划20天生产600个零件,实际8天生产了280个,照这样计算,______?”学生提出了:实际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等具体问题。而有位同学通过探索各问题解答的过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能否按时完成任务”的问题,这就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的学生从“工作总量”进行判断:实际工作量能否大于计划工作量,280÷8×20=700(个),700〉600,能按时完成任务。有的学生从“工作时间”考虑:600÷(280÷8)≈18(天)18天<20天,能按时完成任务。也有的学生从“工作效率”进行判断。
三、开放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挥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线,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定量、定性地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路,找出不同的解题策略和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放解题策略,使策略多元化
数学知识其实上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相关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生不同的联系,构建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体系,发散思维,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如:打印一份文件,2小时打印了2/5,照这样,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条件进行组合,构建出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推理,找出了如下不同的解题策略。(1)分数法:2÷2/5-2;(2)倍比法:2×〔(1-2/5)÷2/5〕;(3)比例法:解:设还需x小时才能完成任务,2/5:2=(1-2/5):x;(4)工程问题:1÷(2/5÷2)-2等。从而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知识的运用能力。
2、开放解题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应用题的结论是唯一的,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找出一个答案而不再进一步思考、分析,设计结论开放的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如: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合修一条水渠,承包资金180万元。三队合修完成1/3后,甲队离去,到2/3处乙队停工,丙队单独完成最后的1/3,三个队各分得多少万元?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实践,探索较合理的分配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讨论,学生有如下解题方法:(1)开始1/3,将60万元平均分给三个队,各分得20万元,中间1/3,乙丙两队各分得30万元,最后1/3丙单独完成,得60万元,这样甲分得20万元,乙分得50万元,丙分得110万元。(2)按甲、乙、丙三队完成水渠的长度比1:2:3进行分配,甲分得:180×1/(1+2+3)=30万元,乙分得180×2/(1+2+3)=60万元,丙分得180×3/(1+2+3)=90万元。(3)取(1)、(2)两种结果的平均数。这样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得出了不同的结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应用题教学中,紧抓新教程开放的特点,精心设计开放性应用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