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一堂课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3

目前,一些学校的部分教师在一堂课上的教学存在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错误倾向。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其学习成绩、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作用巨大。在此不予也不需论证。本文只提供在一堂课上应该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以便于教师们参考。促进一堂课既注重知识的学习、能力的锻炼,又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最终实现让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锻炼更多的能力服务。

首先,培养学生“注意看”的好习惯。我们获得知识、摄取信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眼睛看而得到的。我们现在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堂课里通过教师的引导,吸引学生注意,并不断转移其注意力,再加上学生思考而获得知识、摄取信息的,所以“注意看”关系重大。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注意看的习惯呢?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教师要给学生讲清如何做才是注意看?老师讲的时候要看好老师;老师做演示时要看好老师演示的地方;做作业或读书时要仔细看好书本,养成专注的好习惯而不东张西望。二是教师要注重适时转移好学生的注意力,否则就给学生的东张西望创造了条件,就无从培养起学生“注意看”的好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好习惯。信息(知识)的获取,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听而得到的。所以,在课上需要大力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好习惯。而要培养好这一种习惯,教师就得给学生讲明:要听清老师或是同学交流时讲的话都是些什么?首先要注意看,再想想要努力弄清讲话的意思,才叫做认真听。

再次,培养学生“跟着想”的好习惯。联想的作用巨大,学生只有通过想才能将外来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想的过程当然包括学生自己加工的过程。可以这么说: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传送出信息学生思维而获得新信息(指学生加过工)的过程。培养“跟着想”的习惯应在注意看、认真听的基础上将看到的现象(事物、文字)听到的话语先顺着其思路或文字所提供的境界想,再可以延伸。

第四,培养学生“爱动口”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理学告诉我们:朗读可以刺激神经、启发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朗读在具体教学中能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如:在数学中的应用题有部分学生望而生畏、做则必错。原因很大部分在于朗读得不够,若朗读多了学生将问题理解了,他就会做了。这儿的“爱动口”习惯的培养主要指两个方面的培养:一是回答问题时的“爱动口”,二是朗读时的“爱动口”这两个方面都要培养学生按要求(齐动口、部分学生动口、个人动口)而积极动口。特别是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看法大胆的谈出来。

第五,培养学生“勤动手”的好习惯。美国教育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亲自动手参加实践活动这一途径能使知识的获得最直感、最容易理解、最容易被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而在这机会面前勤动手的好习惯还需要培养。比如:培养人人都要动手,动手时要积极思考,动作敏捷但不粗糙,能跟上节奏但不拖拉的习惯。

最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大胆问”的好习惯。这一习惯的培养是要求学生在碰到问题后,先要从多角度地去思考。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自己一定能解决的信念。若实在不能解决,再大胆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在一堂课的全过程之中。一堂课只有综合地注重了这些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是一堂优秀的课,才能使学生在这一堂课里学有所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