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倡导真实的阅读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3

二十一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再沿袭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当前,不少教师都采用“试题式课堂提问”充斥课堂,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炼出几个类似于试题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由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构成整个阅读教学过程。这种提问是教师的阅读结果,这种提问的是教师的文本的理解。结果是全体学生在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许多学生眼里,阅读是教师的阅读,理解是教师的理解,问题是教师的问题。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提问糊里糊涂地去寻找答案,甚至一个问题还没想好,教师有提了第二个、第三个问题,整个课堂学生都疲于奔命。这样,整个阅读过程,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哪有什么主动性。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课标中也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此,我就仅从“真实的阅读”这个角度谈一点尝试。

一、明确阅读的本质,把握阅读教学的实质。

真正意义的阅读是一个由“读者、作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边”活动的整体,但这“三边”中,作者潜在于文章之中,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回答。从读的角度说,读者只能凭借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读者必须向作品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融入到文章的表达之中,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和感悟,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内心的交流。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要追问作者,又要通过文本的言语发现作者给你留下的问题以及你对问题的回答。阅读教学中的真实的阅读,“读”是学生读,读的对象是作者,“问”是学生问,问的对象是作者。

二、改革课堂阅读教学,探索真实的阅读思路。

第一,坚持阅读和社会生活结合。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传播民族文化,使阅读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突出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如开展“一句话新闻”讲演,每天晨读或上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汇报新闻内容,给学生真实的阅读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第二,改革课堂阅读教学,在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大幅度增加真实的阅读在教学中的比重,减少对课文的讲析,是课内精读转化为真实的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要避免“试题式提问”,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使学生从教师过多的讲解、繁琐的提问、题海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真实的阅读,在读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初读、研读、品读、创读等,从读中感悟、体验。

三、鼓励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其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索。如在《颐和园》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有个学生突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游船、画舫在河面上漫漫地滑过,这里为什么不用这个“划”字,而用那个“滑”字?平时我们都说“划船”而不是说“滑船”。我立刻意识到这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他的思考与现实生活经验发生了碰撞,因此产生了疑问。我首先肯定这孩子肯动脑子,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然后我就问学生: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最后出现了两种意见:甲方认为写错了,乙方认为正确。在这种突发情况下,我没有忙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反复朗读、品味,最后学生终于明白了,这里用“滑”字,是为了更加突出湖水的静。因此,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就能激发他们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达成真实的阅读,不能只当旁观者;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的“红娘”,教师的任务不是代替作者说话,而是指导学生主动地与作者对话,完成真实的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