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获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上获一等奖
摘要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的自主学习环境,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参与和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交互活动实现“做中学、谈中懂、练中通”,以达到对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实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网络技术 自主探究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教育功能的新理念:一是重“双基”,并赋予新的双基内涵:“…信息意识与能力也应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尤其重要的是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新要求:“…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校以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为依托,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指导下,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参与和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交互活动实现“做中学、谈中懂、练中通”,以达到对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实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笔者以高中生物《水分代谢》一节教材内容为载体,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与学”的课堂实践,初步建构出“网络教室中高中生物学科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搭建支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矫正——巩固提高”。以下就《水分代谢》试验课为例,谈谈网络教学中生物学科教学的设计、实践中的做法、体会。
1. 突出学科特点,组织学习资源,创设网络学习环境
1. 1突出学科特点
从教学设计上看,网络教学中应考虑学科特点,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科特色,作为自然学科中的生物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
1.1.1系统性 《水分代谢》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从植物细胞到植物个体的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框架;通过发生在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特点上的渗透作用的描述,表明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这些特点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而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系统性概念的意义建构。
1.1.2实验性 以教师动手操作的演示实验(渗透作用)结合学生在自主学习课件中的虚拟实验过程(质壁分离与复原)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1.3实践性 从结构、现象、原理到应用(即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到吸水原理,蒸腾失水到作物的合理灌溉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以及体现生物学科知识的实践性。
1.2提供、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源
一方面网络学习环境必须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学生存在对有效的学习资源和知识信息筛选、加工和处理能力较差,组织一些与学习主题有关的媒体资源及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料如图片(植物细胞结构、植物体等)、文字、动画(如渗透作用的过程、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等)、音频和视频(合理灌溉与水资源的利用等)文件等,创建《水分代谢》专题学习的网络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为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各自不同需求的资料。同时,提供高级搜索引擎http://www.google.com供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获取与收集各自所需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的学习资源,是学习任务完成和学习目标实现的基础。
1.3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
2.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
2.1分析学生学习特征,明确学习任务
……
2.1.1学生的学习特征
……
2.1.2指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要求,渗透情感教育
……
2.2把握问题为主线,任务驱动,分组协作学习
……
2.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讨论
……
3.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李克东 谢幼如 多媒体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2001年
3. 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张伟等 自主式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 《教育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出版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