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课题 课题成果展示

政治组《基础课程改革与学校德育》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德育工作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中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民。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青少年过早接触了异质文化,不良的文化信息。这些问题导致传统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过去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学校德育,学生普遍反感。为此,我们必须开辟和重视一条重要途径——隐性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就隐性课程与学校德育的关系进行阐述。
一、隐性课程定义的提出
隐性课程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最令人关注的事件之一。最早是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其著作《教室生活》中提出的,八十年代进入我国。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等。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隐性课程的提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课题,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领域。隐性课程现已是人们的共识,但它是外来词,对它的理解众说纷芸,归结其共同之处,就是都强调隐性课程是非学术的学习结果,是学生经验的获得,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
究竟什么是隐性课程呢?我们可以将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范围内通过教育环境要素,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非制度文化的互动与过滤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教育性经验。隐性课程的系统结构是很复杂的,主要由下面4个文化层次要素构建:
1、学校物质文化:它包括学校建筑布局、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舍的大小教室的空间安排、校训标语以及教职员工的服饰、办公室的布置等等。整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富有生机的校园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学生的精神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学校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生活制度、仪式制度、公约守则、行为规范和建立在这些规章制度基础之上的各种群体组织如,政教处、教务处、团委会、学生会和班级等。它们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存在于学校生活中,不管合理不合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实体性精神文化和非实体性精神文化。实体性精神文化包括学校图书馆、资料室的图书、报栏的报刊、宣传栏、奖惩公告、竞赛的通知与结果等。非实体性精神文化即学校心理环境,包括校风班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品格、工作态度、教学责任心、政治舆论以及各种社会教育信息。
4、非制度文化:是相对制度文化而言的。它指学校某群体、集团在非制度互动中所积淀而形成的价值观、规范、思想信念、道德准则和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校本课程。
二、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有全面性、统整性,它不仅使显性课程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德行、态度、价值、个性、情趣等人格方面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它的目标是塑造完整的人格。”“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课程都更有影响的课程。”所以,隐性课程对德育发挥的作用比对其它各育的作用要大得多,以至柯尔伯格认为“唯一综合考虑隐性课程的方法就是把它看作道德教育,这比任何正规课程都有效。”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主要是指德育的隐性课程可以对接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德育的影响,从而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是非常明显的,体现在:(1)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2)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学校的道德氛围和集体舆论等隐性因素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巩固。
三、整合隐性课程、优化学校德育场
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激发了我们审视隐性课程的空间视野,梳理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学校德育中的影响功能,这不仅促进学校德育的完善与发展,也给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1、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要因校制宜精心设计和建设学校的物质环境,健全学校各种规范要求,创建文明校风,构筑民主、和谐的制度环境。不论校园大小都要尽可能做到校容校貌整洁优美、充满生机,多布置绿地、花草在学校的四周,这样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安适。学校的报栏、宣传栏、标语要安排在突出的位置,引起学生的注意。一种校风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内化力,使生活和学习于其范围的学生无时不处在这种场力的陶冶,所以我们要形成民主、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从教师文化的角度,教师特别是专家型的教师,能真正指导学生过高效能的精神文明生活。现代教师是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他们以师生间交流的通道,传递给学生各种信息,创设一种形象优化的共鸣效应,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专家型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模仿、学生、崇拜的对象,以之为榜样。必须充分发挥这一部分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力。
3、从学生文化的角度,提升其主体意识。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总称。学生与其他同学交往,就形成了学生自己的文化。在学生交往中,以兴趣爱好为纽带,共享经验、共同发展,形成具有感情色彩的内聚力,体现在学生文化中,就要求群体成员有某种程度服从的倾向,这种倾向对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品德养成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有的甚至会激发内心的道德斗争,进而强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建既竞争又合作的氛围,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相互关系,通过良好相处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进一步造就自我意识的升华。
    总之,隐性课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求要引起人们的注意,纠正教育工作实际中忽视隐性课程功能的思想和做法,转变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以科学课程论的启示和全新的工作视角,尽快发挥和利用隐性课程的德育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