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扭转学习的不良习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潜能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参数法是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利用参数法探求轨迹”教学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题意,观察动点的变化过程,考虑直接探求动点的两个坐标间的关系有困难,因此选择合适的中间变量作参数,使动点的坐标分别与参数有关,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同时注意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对普通方程中的x,y范围的限制,参数法是求轨迹方程的重要方法,其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参数。一般来说,选择参数的原则是:①动点的变化是随着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参数要能充分反映动点的变化特征;②参数要与题设的已知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 已知抛物线 中点M 的轨迹。
分析一:
(演示直线l的动态过程)
教师:你们准备选择以什么作为参数?
学生:一直线l的斜率作为参数。
教师:设直线l的斜率为k,为什么要选择k作为参数?
生:因为直线l过定点O,直线l的位置由k决定,而直线l的位置制约了动点M的运动。
设点M的坐标为(x,y), ,点A 的坐标为(x1 , y1) ,点B的坐标为(x2 , y2)
把y=kx代入方程 ,并整理得
消去参数
教师:所求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
学生1:动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
学生2:动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
的一部分。(教师操作,显示轨迹)
教师:通过计算机演示,同学们可以很清楚地看
到所求的动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 的一部分。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教师:让我们在来看一下直线 我们发现,直线l 有时与C有交点,有时没有交点,只有当直线l与C有两个交点的时候,动点M才存在。观察图象,我们也可以发现动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 落在已知抛物线C内部的弧段。现在同学们想一想,在解题中如何确定所求抛物线的范围呢?
学生:由于动直线l与抛物线C有无交点是由直线l的斜率 k决定的,因而由方程(*)中
说明:若直线过定点,动点在动直线上面,可以取动直线的斜率为参数。
分析二:
教师:除了用斜率k作为参数外,还可以取什么作为参数?
学生:从动直线的动画过程观察,我们可以选取 为参数。
教师:对了,显然 作为参数,由于动直线过原点,可采用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式。
说明:(1)若动直线过定点,涉及动直线上的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可采用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上式,取有向线段的数量t为参数。
(2)若动点在直线上,而动直线恒过定点,且绕定点转动可取动角 为参数。
分析三:
教师:在动画演示中,我们发现动M是随着动直线l的运动而运动的,而实际上动点M 是线段AB的中点,因此最直接地可以看成是由什么运动引起的呢?
学生:由动点A、B两点的运动引起的。
教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以动点A、B两点坐标作为参数呢?
设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哪些方程?
学生:由于点A、B在抛物线C上,故点A、B的坐标满足C的方程,
即(1) (2)
教师:除了这两个方程外,我们还得到什么?
学生:由于动点M是线段AB的中点,故有
(3) (4)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四个方程,由题设知有四个参数,要得到 的关系式,须几个方程呢?(注意:求轨迹方程时,如设m个参数,必须列的 )
学生:需要5个方程。
教师:那么另外一个方程是如何得到的呢?
学生:
从而有5个方程式:
(5)
教师:很好。第五个方程式比较隐蔽,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显性或隐性条件,得到5个方程式,要消去4个参数。只要将方程式(2)—(1),用方程式(3)(4)(5)代入即可得到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抛物线 。
注意到,点M在抛物线 内部(含焦点的区域)充要条件是
所以由
即动点M的轨迹为抛物线 的弧段。
说明:所求动点恰为某一已知曲线动弦的中点,可设动弦两端点的坐标为参数,利用代点(的坐标)相减法即可得到动点M的轨迹。
评析:上例通过对三种常用方法的分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动直线l的转动过程中,学生们非常直观地观察到哪些量在变,哪些量不变,帮助学生如何选取合适的变量为参数提供了直观的图形,尤其对于轨迹“不纯”或“不全”问题,通过多媒体显示轨迹,学生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使他们对此类问题记忆犹新,不易出错,这无疑为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传授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的激发,需要教师创设有益于探索发现的情境。上例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变传统教学中“静态”为“动态”,使以“形”助“数”的思想方法更加具体显示,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难点,上例中的一题多解,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多媒体巧妙结合,有利于教学思想、方法的演变和演化过程的和谐统一。当然,任何多媒体的运用无不受着教育者思想的指导,无不折射出教育者对知识及教学规律的把握,只有懂得教学规律,熟悉教学过程,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才能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天地的水平。
数学组《多媒体辅助“利用参数法探求轨迹”教学选析》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