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前途。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教材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努力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我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一系列新优势:
首先,教学设计方式的创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的要求,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实现把现代教学手段、综合渗透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严格列入教学设计之中,教师只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提供者。为此,它非常注重教师的创新意识、随机应变能力、临场指导能力以及综合评价能力,这样教师的备课方式也相应地发生转变,由以前的备教材、备教案转变为备学生、更重要的是备问题。
其次,教学方式的创新。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教学工具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景,以问题驱动的形式,通过人机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甚至小组与小组的讨论交流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只起主导、示范作用,而学生却转变为课堂的主角,即所谓的“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再次,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鼓励、引导、启发、解疑、释疑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或集体的讨论协作,将教材重点难点内容问题化、要点化和条理化,主动完成历史知识的构建。
最后,教材的创造性使用。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方面,教学中特别注重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刻背景及其深远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学科内的综合以及跨学科的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围绕课程主题,精心选取教学内容,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课堂提问;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懂难记、教师难以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地图概貌等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图、文、声、像材料,再演化为多媒体教学资源来组织课堂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最早提出)和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乔依斯和韦尔的经典教育研究成果,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初步实践,谈谈如何构建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几个问题:
1、教师激情引趣,导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音乐、多媒体视频或教师口述等形式,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要求转化为一系列面向全体学生的新颖性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次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行为。如讲授《五四爱国运动》一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邮票“五四运动”的画面,并伴有庄严肃穆的革命曲调,在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让学生讲述“五四青年节”的由来,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本节的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学习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重大意义”。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解疑释疑。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阅读教材内容、浏览媒体材料、观看影视片段,把多媒体资源和教材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认真思考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基本过程和历史意义或评价。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我思考、自由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立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适当讲解和点拨,适时解疑释疑。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讲解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只起铺垫导向作用。如《五四爱国运动》一节,我明确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探究:“五四运动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爆发的?”、“运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运动中心分别在哪里?”、“运动的结果如何?”、“怎样理解运动的性质及其重大意义?”。问题的设计统揽全局,既有对重点知识的把握,又有分析评价的综合能力要求,难易得当,适合学生思维,因而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积极解答问题。关于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来掌握,国际背景方面可进一步提问:“以日本为例说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得出问题要点:大陆政策——侵略台湾——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日俄战争——“二十一条”——侵略山东——民族危机加深;国内背景方面,可利用多媒体打出夏明翰讽军阀诗:“眼大善观风察色,嘴阔会拍马吹牛,手长能多捞名利,腿软好屈躯磕头。”让学生朗诵,深刻理解军阀的反动本质,由此加深对运动爆发根本原因的认识;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及意义,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和材料,让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再让他们起来归纳,教师总结提高。
3、设置课堂讨论,学生合作学习。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伴合作,小组讨论,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步骤和策略。实践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能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或者在阅读中发现的新问题(如一些革命、运动、改革的性质问题和作用评价问题以及新旧事物的异同问题等),都可组织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当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掌握讨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他们真正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养成协作学习的习惯。以《五四爱国运动》一节为例,为了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个历史结论,我先组织学生讨论“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这个历史课题,学生围绕这个课题进行探讨,相互切磋、纠错改误,他们畅所欲言,发表许多独到的见解,我再根据他们反馈的信息,有针对进行讲解评价,总结得失,最后利用课件演示答案要点。在深刻理解、掌握新旧民主革命异同的基础上,同学们知道了“五四运动新在哪里?”他们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结论。
4、提供精当习题,适时检测反馈。为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教师将多媒体课件预先设计好的习题展示出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检测。习题应尽可能多层次、多角度去启发学生思考,以弥补知识的不足,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如讲完《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后,可向学生提出“五四运动有何特点?”的问题,让学生归纳。
5、教师总结概括,构件建知识板块。经过学生一番自主学习、民主讨论、知识检测后,教师还应根据教学要求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出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认识,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如《五四爱国运动》可构建出三个知识板块:历史背景(国际、国内)——运动过程(爆发、高潮、结果三步曲)——重大意义(性质、群众基础、思想上、世界影响四条线)。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分为:教师激情引趣,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解疑释疑——设置课堂讨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精当习题,适时检测反馈——教师总结概括,构建知识板块五大部分。在这五部分中,始终贯穿着“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其中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信息反馈三环节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重要部分。
历史组《高中历史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