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正在悄悄走进当今政治课堂,必将对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Internet的延伸和普及,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也将出现全新的变化。
一、网络为政治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
众所周知,Internet网络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它几乎包括人类所需要的任何信息,这种信息不仅包括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影视,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开放的多媒体世界。思想政治是研究法律、心理、政治经济学、哲学以及政治学的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正是网络所及的。由于Internet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政治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探讨政治现象的网站层出不穷,随便你使用哪个搜索引擎,只要你打入“政治”两个字,就可找出几百个与政治有关的相应网站。当今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加大课堂的信息流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政治教学更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成为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地去探索和研究,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这已经成为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开放、竞争、探索的社会,网络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快捷的通道,网络也为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创设了更开放的空间。网络走进政治课堂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就在眼前的实实在在的事实,可以预见,政治课堂教学将会有一个开放式的全新变化,到那时,政治教师将成为网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将是在政治知识海洋里探索的冲浪者,这一切都有离不开网络。
二、建构主义为网络进入政治课堂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是当代盛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生的学习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原有的知识和以前的经验,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而采用全新教学模式的前提是,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建构的环境,而当今的Internet环境正符合这一要求。因为网络上的信息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的,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我建构。如教师可按超文本方式设计一篇政治课堂学习资料(暂称学件),这和传统的印在纸上的图文资料完全不同,学件中提到的地名、图表、现象、规律等各种政治问题,都已做好超级链接,并可在相关网站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不同,经常会碰到一些弄不懂的问题,或联想到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时学生可根据需要,通过超级链接访问Internet ,到相应的专题网站查阅更多的资料,这样学生就扩大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自身知识的建构创设了极好的条件。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强调教学设计要“自上而下”,因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它包括事实、概念、概括化以及有关的价值、意向、过程知识、条件知识等等。”⑴所以,学生的学习可根据自身情况特别是过去已有的经验,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和开始。而Internet本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它完全受控于操纵者的意愿和要求,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这期间伴随着学生创造性的探索和思维,也就是政治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过程。
三、网络进入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
如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政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教学活动又该在怎样的模式下进行?建构主义提出的“支架式教学”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建构网络环境下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支架”好比建筑上用的脚手架,老师的作用是帮助搭建和管理支架,学生顺着支架自己攀登。此过程可包括“准备阶段”、“学生探究”、“网上检测”三大环节.下面以教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例加以说明。
1、准备阶段
这是教学前奏,主要指做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硬件到位和软件到位两方面。
硬件到位。这是基础和前提,我们假设有一间较宽敞的多媒体教室,学生每人都有一台能自己操纵的电脑,电脑互相联网,并都通过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Internet。上课前教师要做好电脑室的电源接通和网络接通工作,为学生能顺利上网做好铺垫,教师要检查是否每台电脑都能正常工作,以防上课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时间。
软件到位。是指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要求,准备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电子辅助资料“学件”。“学件”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翻版,也不是通常所说的拼搭完整的“课件”,它比较松散,也不是很有系统,但它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学生可自主选择看哪一部分,不看哪一部分。学件资料应比教材内容更详实、更有时代特点、更能引人阅读和发人深思。当然部分资料可以事先从网上下载,也可以从其它材料中获得,但必须要经过老师的编辑和重组。“学件”的呈现要体现出超文本的特性,学生在进行资料的阅读和浏览时,要能随时接入相关网站,搜寻到更具体的信息。软件到位符合支架式的教学设想,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失去一条唯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主线,学生的学习也就变成了开无轨电车式的乱闯。在教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课时,教师准备的学件资料包括(1)最近有关三农问题的报道(2)文字资料:专家视点以及三农问题的相关专题等文字资料;(3)重点网站:《人民日报》网站(http://www.peopledaily.com.cn/)、中国农业部(http://www.agri.gov.cn/MOA/main.htm)和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等,由于一些网站上的信息是英文,所以浏览器安装好翻译软件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准备阶段,特别是“学件”的设计筛选,否则就要影响教学效果,也使下一步的阶段迷失方向。
2、学生探究
学生自我探究是学生知识能力获得的中心环节。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搏斗遨游需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确的目标,过去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在“冲浪”中增强和提高。这一环节可分为四个过程:明确目标、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动交流。
明确目标。是指学习开始时,学生应知道这堂课教学后应达到怎样的要求,避免漫无边际的盲目乱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学开始,学生的电脑屏幕上应出示学习目标:(1)三大产业是如何划分的。(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如何的(3)农业的现状是什么,与其现在的地位是否符合?(4)如何改变农业现在的状况?说出你的措施
老师引导。指老师带着学生探究学习,这里所花的时间很短,老师为学生起着导航、启发、警示、示范的作用,相当于给学生一个初始的冲力。在本节课中,老师带着学生先快速浏览课前准备好的学件资料,告诉学生哪些知识点还可以进一步查找更多的材料,搜寻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是学生脱离了老师的带领,独自研究学件资料,并不时地在Internet世界里畅游和进出,这是本环节中最能尽情发挥,最能体现个性,最具创新精神的过程。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根据个体的不同基础,最大限度地查找和纠正原有经验的错误和不足,这对学生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是相当重要的!这一过程,在课堂结构中占用的时间较长,老师要注意巡回指导,协助学生找到解答问题的途径。比如,有学生结合三农问题的另外一些知识时,可指导学生登录《人民日报》网站的数据库,通过检索的方式查找所需的内容,事实上该报的许多报道都是政治教学中的珍贵资料,极有参考价值。
生生互动交流是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这将会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建构上更丰富、更全面、更有深度和内涵,因为学生自主探究主要是学生独自进行,不同的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这样对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就会看到不同的方面,如果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合作和交流,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更全面和深入。比如在谈到他们最关注三农问题中的哪个问题时,有的同学最关心农村的教育问题,有的同学关心农民的减负问题,有的同学关心农业的发展问题等等。讨论的形式要活泼多样,气氛要融洽和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小组派代表交流,教师要把握好讨论的时间。
3、网上检测
网上检测是一堂课的最后环节,检测的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是开放型的,学生获取的信息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所以检测的方式也要新颖多样,便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政治教学始终要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在头脑中建构了自己的政治规律和原理,如果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就认为已达到了教学要求,这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课的结束,我让学生就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关于三农问题的心得体会,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后写成政治小论文,然后再通过电子邮件交给我。
结束语
网络进入政治课堂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这一重大变革对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每一位政治老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面对新鲜事物,敢于挑战,敢于探索,敢于实践。网络信息包罗万象,良莠参杂,一些有害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也正借助于网络蜂拥而至,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蚊蝇而拒绝新鲜空气的进入,只要在教学中做好筛选和过滤工作,做好导航和链接工作,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探究Internet进入政治课堂,将使我们的政治教学工作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时代特色。
政治组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初探》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