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课题 课题成果展示

地理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说课稿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一、授课类型: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二、教学设想:
西亚和北非地区是世界重要地理分区,也是当今世界热点地区之一,本节课内容是《西亚和北非》一章重点,要求学生识记的国家、位置、地形、气候等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较为费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改变传统的以读图、讲解为主的常规教学模式,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目标导学法,运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特征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各感官的活动,在演示、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等师生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学生动脑积极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创造性学习。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西亚和北非》是世界地理分区重要一章,而本节课内容为《西亚和北非》第一课时,也是《西亚和北非》一章的重点,本节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西亚和北非的范围、位置及其重要性、地形、气候。这是学生在学习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之后世界地理分区的一个延续,在教材编排上也较为独特,前四个世界地理分区都位于同一大洲,而西亚和北非地区却地跨亚、非两洲,本节课内容解释本区地跨亚、非两洲的原因,从自然方面分析了本区在世界的独特地位,重要的战略位置,典型的干旱环境,同时又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紧紧抓住人和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操作等地理技能素质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能力及地理创新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亚和北非合为一章讲述的原因,简要了解本区主要国家。
2、学会运用地图说明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西亚和北非地图上找出并记住课文所指出的重要地名和它们的位置(如两洋三洲五海、苏伊士运河等)
3、了解本区自然环境的特征: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干燥的气候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操作等地理技能素质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能力及地理创新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当今世界形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其中知识目标为主要目标,能力、德育目标渗透于知识目标中来实现,教学目标的确定,基于以下四点:①教学大纲要求  ②教材编写意图  ③初一年学生学情  ④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历来是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何况本区在世界具有重要交通战略位置,本区区域特征的一大特色是炎热干燥的气候,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教学重点:1、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炎热干燥的气候
对初一年学生来说,知识点多、空间位置复杂,学生难于掌握,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
      教学难点:国家众多、两洋三洲五海交界处空间位置复杂,难建立地图表象。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目标导学法(本节课教学运用布卢姆的目标掌握学习法、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等现代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形成“创设教学情境——目标导学探索——对比检测反馈”三环节的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首先通过“海湾战争影片”创设教学情景,然后以多媒体电教手段为主,通过演示、操作、分析、归纳等各种师生活动进行导学探索,最后借助“越南战争影片”,以海湾战争所在地----西亚北非地区和越南战争所在地----东南亚地区进行对比检测,突出本节重点
教学手段: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
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读图、析图、观察、操作、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启发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获取信息,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各种地理技能素质,形成地理创新实践能力。
五、教学程序
(一)新课引入(5分钟)
[教师启示] 西亚和北非地区是世界重要地理分区,也是当今世界热点地区之一,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课件演示] 展现“海湾战争影片”
[教师启示] 这就是91年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就发生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西亚和北非地区到底包括哪些国家?为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卷入这场战争?战争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问题。
“新课引入”教学设计通过展现“海湾战争影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各部分知识的学习。俗话讲“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部分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当今世界形势,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思想观念。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1、范围和主要国家(6分钟)
[课件演示] 展现“西亚和北非政区媒体图”,演示西亚和北非地区范围的组成。
    [提问学生] 西亚、北非分属两个不同大洲,为何把它们合为一个地区呢? 
    [课件演示] 展现“西亚和北非政区媒体图”,演示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国家。
    [学生读图] 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国家。
[学生活动] 教师先点出国家位置,
学生讲出它的名称;然
后教师说出国家名称,
让学生到电脑上点出它
的位置。
针对国家众多这一难点,采取先学生读图,后教师提问,学生电脑操作等师生活动形式来突破难点,加强学生对国家名称、位置的掌握
 [课件演示] 西亚和北非地区各主要国家介绍(展现西亚和北非地区各主要国家
媒体图片,配以背景声音等)







这部分设计,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加深对国家的学习印象,也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
 [教师启示] 观看“海湾战争影片”我们知道这场战争的发生国原为本区的伊拉
克和科威特,为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卷入这场战争?(本区
为世界石油宝库,具有重要战略交通位置)
2、重要的地理位置(14分钟)
[课件演示] 两洋、三洲、五海(展现西亚和北非地形媒体图,通过鼠标移动或
单击带动图片闪烁等,
配以背景音乐)
[学生读图] 在地图上找出两洋、三
洲、五海。
[学生活动] 电脑操作(点出两洋、
三洲、五海的位置)
通过这部分设计,加强学生对两洋、三洲、五海名称、位置的掌握
(1) 沟通两洋、联系三洲、五海之间的交通要道
[提问学生] 从黑海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为什么海?
[课件演示] “五海”动态过程
针对“五海”空间位置复杂这一难点,采取先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再演示“五海”动态过程来突破难点,加强学生对“五海”空间位置的掌握。
[教师启示] 西亚和北非地区位置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两个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
和土耳其海峡
(2)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学生读图] 在地图上找出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课件演示] 展现“苏伊士运河媒体图”和“土耳其海峡媒体图”,通过文字闪烁
和动态过程等说明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位置及其重要性 







这部分设计通过演示“轮船运动”的动态过程,对比经苏伊士运河和经非洲南端好望角两条不同航线,引导学生认识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最近交通要道,从而突出苏伊士运河位置的重要性;然后在“土耳其海峡媒体图”演示土耳其海峡的范围和位置的重要性
 [演示提问] 从上海到伦敦的一艘货
轮,途经西亚北非地区
时,行进路线如图所示,
请说出沿途经过的海洋、
运河、海峡、大洋的名
称? 
通过此部分设计,对所学的知识加于应用和巩固,进一步说明本区位置的重要性
[课件演示] 展现“丝绸之路”动态
过程和“西亚北非地区
现代交通媒体图片”,
配以背景声音等(说明
西亚和北非地区自古以
来就是世界重要交通要
道)
“地理位置”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又有难点,教学过程采取演示、观察、读图、提问、电脑操作、展现动态过程等教学环节,步步深入,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教师启示] 从“海湾战争影片”可以看出这是一场现代机械化战争,那么这场战
争所在地的地形环境如何?
[课件演示] 展现“西亚和北非地形媒体图”
[教师启示] 在这张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大部分地区是什么颜色?表明它的地形种
类以何为主?(黄色、高原);绿色面积大或小?表明平原所占比例大,
还是小?(小、小)
3、高原为主、平原狭小的地形(5分钟)
[教师总结] 西亚和北非地区平原虽小,但却是本区经济、文化最重要的地方。
(1)主要平原的分布
[课件演示] 主要平原(在“西亚北非地形媒体图”,通过文字闪烁和图片展现等)
[教师启示] 西亚和北非地形中有一个很特别地方──—死海
(2)死海
[学生读图] 在地图上找出“死海”。
[课件演示] “死海”



这部分设计,采取演示、读图、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等形式来加强学生对“死海”位置、特点的掌握。
[教师启示] 由“海湾战争影片”我们知道海湾战争的主战场是位于沙漠地区,
那么这场战争所处的气候环境有何特点了?
4、炎热干燥的气候(10分钟)
[课件演示] 展现“西亚和北非地区
景观媒体图”,配以背
景声音等

[课件演示] 在“西亚和北非地形媒
体图”,演示北回归线
的闪烁。
[教师启示] 图中这条纬线叫什么?
其附近有一气压带?名
称是什么?有何特点?
(北回归线、副热带高
气压带、空气下沉)
[教师启示] 西亚北非大部分地区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候有这样特点。
[课件演示] 展现“西亚和北非气温
降水媒体图”,演示气温
和降水变化动态过程

[教师启示] 这是什么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呢?(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1)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
 [课件演示] 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
(57.8℃)、撒哈拉沙漠、
无流国
 [学生读图] 在地图上找出阿齐济耶、
撒哈拉沙漠。
 [课件演示] 在西亚和北非地形媒体
图,演示地中海式气候的分布及其气候特点
(2)本区的地中海式气候
“炎热干燥的气候”为本节课另一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采取课件演示----引导观察----提出问题----归纳总结等教学环节,全面展开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5分钟)
[课件演示]  展现“越南战争影片”
       [提问学生]  海湾战争和越南战争都是二战后美国为争霸世界参与的两次大规模战争,那么这两次战争发生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相同点:两地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很重要,越南战争所在地——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大洋州、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湾战争所在地——西亚和北非地区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不同点:两地所处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不同,越南战争所在地——东南亚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为降水较多的热带季风气候;海湾战争所在地——西亚北非地区的地形特点是高原为主、平原狭小的地形;气候为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借助一段“越南战争影片”,设计问题,通过对比两个不同
地理分区(东南亚和西亚北非地区),既突出本节课重点(重要地理位置和炎热干燥
的气候),又复习东南亚知识,进行知识迁延,达到对比检测效果。同时让学生保持
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等各方面能力,也渗透本节课既定的德育
目标。
(四)作业布置:见课件
作业有梯度,通过作业布置,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范围和主要国家
二、重要的地理位置
1、沟通两洋、联系三洲、五海之间的交通要道
2、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三、高原为主、平原狭小的地形
1、主要平原的分布
2、死海
四、炎热干燥的气候
1、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
2、本区的地中海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