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课题 课题成果展示

化学组《2000年全国高考化学个别试题浅议》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今年的化学高考试卷以较少的题量、适中的难度、较高的区分度及其新颖性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试题紧扣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命题方式也比往年更为灵活。试题内容选材广泛、立意新颖,在注重双基考查的同时,增加了应用型及能力型题目,注意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涉及环保、广告语、军事、新科技、新工艺等),综合考查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试题展示的实际情景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今后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身边化学”、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化学知识的教学宗旨。总之,今年的化学高考题是一份强调基础,向“题海”战术宣战的一份好试题,对中学化学教学“减负”,推进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尽管如此,今年的高考试题和往年一样难免有个别不足之处。笔者仅对试卷第一卷中的两道选择题及参考答案浅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第10题:室温下,在pH = 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为:
A.  B.  C.  D. 
标准答案起初只给了D这个选项,后来又统一订正为C、D两个选项。此题与1995年高考试题的第14题“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 +]= ,则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A、D) A.12 B.7 C.6 D.2”相似,相比之下第10题的语意不免有些过于肯定,容易麻痹学生的思维,以为D这个显而易见的选项应是唯一的答案而导致漏选。如果命题者将题目改为:“室温下,在pH = 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可能为……”失误的考生或许会少一些。
第13题: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 > b

此题是有关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的问题,A、C和B、D构成了两组意思截然相反的选项。题中“B的浓度”意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此选择A、C为标准答案。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考生受旧知识及一些课外辅导书的影响(目前一些课外辅导书及参考资料仍使用“质量百分比浓度”),可能将它误解为“B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即B的质量分数),由于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受体积变化的影响,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平衡未移动前,B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不变。建立新的平衡后,B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B的质量分数减少了,平衡应向逆方向移动,故a > b。显然这样理解题意将得出与标准答案恰恰相反的选项,选择B、D。因此,为了避免发生歧义,若命题者能将题中“B的浓度”改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那么题意就更加明确了。
以上是笔者针对今年化学高考题的几点商榷意见,真切希望今后的高考试题更合理、更准确、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