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班班通资源 激活 远教资源 对接 平台
内容摘要:班班通资源是一项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效的激活班班通资源,必须从以下方面下功夫:“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钻研班班通资源的使用和教学常规软件的应用,有效地实现班班通资源与Internet互联网资源和远教资源平台双通道资源对接。通过班班通资源将远教资源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使远教资源、互连网资源充分为教学服务。让学生通过班班通资源平台实现知识的升华,思维的延伸,学科领域的拓展。通过班班通资源培养自主学习的行为和习惯,特长与爱好,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班班通资源平台促进广大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
下面,通过我校实施班班通工程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切合我校实际,谈一谈农村中小学班班通资源有机激活的问题。
一、教师全员行动,“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集中与分散相合,学习计算机资源的操作与使用,学习班班通资源的操作与应用,实现班班通工程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对接。
班班资源的有机激活关键在于人的激活,说到底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激活,只有广大的教师都熟练的掌握班班通工程资源的应用,才能真正发挥班班通工程项目的功效。
1、开展相互学习,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一起提高。
由于教师队伍整体年龄跨度较大,接受计算机知识的培训程度参差不齐,因此,要能使广大的教师队伍从整体上熟练掌握班班通资源的操作与应用,就需要所有的教师克服自身的困难,放下架子,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态度,虚心向别人请教。古人云:“闻道有先后,熟业有专攻”,对于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及计算机资源的操作与应用的教师,应该本着“能者为师”,乐于施教的观念,不厌其烦的将计算机知识传教于身边的广大教师,积极地为推广班班通资源的广泛应用做贡献。
2、开展集中培训。
让广大教师集体提高计算机资源的操作与应用水平,使全体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实现班班通工程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对接
“班班通资源”只是一个现代化教学的初级平台,该平台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教学发挥任何作用,需要有教师的驾驭,教学软环境的支持,才能发挥出其自身的独特的作用:现阶段,能直接服务于班班工程的最科学、最丰富的教学软环境就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只有充分了解与掌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与应用,充分掌握班班通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技能,才能有效地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班班通工程实现科学对接,才能真正实现班班通工程的科学作用。
农村中小学远教资源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板块:“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为农服务”、“使用指南”、“网站导航”等,其中:
时事动态里边包括:“专题报道”、“时事要闻”、“时速评论”.
课程资源里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科学等十二个学科的课程资源。
学习指导里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作文、科学实验、语音室科目的相关指导内容。
专题教育里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预防艾滋病,预防青少年犯罪,校园武术,心里健康,成材之路等丰富内容;
教师发展里边包括:专题报告、各学科教材分析、走近新课程;培训教程、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等;教学案例囊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各学科的内容。
少年文化包括: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之窗、军事迷彩,戏剧欣赏
为农服务:实用技术,致富指南,品种介绍;
班班通资源计算机通过交换机组成局域网络,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计算机主机及互连网相连接。一方面可以通过远程浏览器搜索农村远程教育各种资源,然后进行一系列的下载、编辑、整理、创新、运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 “Internet”搜索引擎搜索、登陆“互联网”信息高速路,搜索“互连网”上的极其丰富的各种相关资源,有效地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互连网”资源与“班班通”工程实现科学对接,实现“远教资源”、“互连网资源”适时步入课堂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实现“班班通”平台与“远教资源”平台、“互连网”资源平台的优势互补,真正体现“班班通”资源平台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功能与作用。
二、学会教学常规软件资源的科学应用,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有机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许多内容的确非常优秀,非常有用,但作为我们西部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说,直接运用起来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层次上的差距。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由于基础普遍较差,对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大都需要从头开始,然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于综合性较大的教学内容,需要化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来进行逐一消化,对于起点较高的课后训练,需要有过渡的训练作铺垫,然后才能进行较高层次的问题的训练,否则,尽管我们运用了很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了很多经典例题、教学案例,做了很多拓展练习,仍然是劳而无功。
怎么解决以上问题呢,首先,我们应该先采取“拿来主义”的观点,将远教资源上的“课程资源”、“媒体资源”、“学习指导”等资源下载下来,然后针对我们的学生学习实际,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进行认真细致的编辑、组合与加工,变成真正适用于农村中小学教学实际的教案与课案。要做到对远教资源的再加工、精加工,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相关软件的应用, 如“office2003”系统:其中重点应掌握“Word”文档的输入、编辑,排版;“ Powerpoint”的制作与编辑与播放;“Excel ”的建立与应用;“Outlook”邮件的收发。图形的平面设计与编辑,如:“Photoshop”软件的应用;绘图工具:“ATO CAD”软件的应用。视频文件的制作,如“Flash”、“PremierePror”、“绘声绘影”软件的应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