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安全预防及事故处理对策

文章来源:作者:佚名时间:2009-03-24

  [摘要]:本文对中学化学实验安全预防及事故处理对策两方面作了说明,即通过对化学实验中易发生的火灾、爆炸、暴沸、炸裂、中毒、堵塞、污染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割伤、烧伤和烫伤、灼伤等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对策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化学实验 安全 预防 对策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唯一手段。认真做好化学实验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如火灾、中毒、腐蚀、爆炸、烫伤、反应喷溅等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安全防范,以确保师生的安全。并对可能出现的常见事故和突发事故应制订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一、化学实验安全预防

  预防失火:化学药品中有很多是易燃物,在使用时若不注意可能酿成火灾。对易燃物,必须妥善管理,放在专柜中,远离火源;使用易挥发可燃物如乙醇、乙醚、汽油等应防止蒸汽逸散,添加易燃品一定要远离火源;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操作规程和仪器选用,如蒸馏时要用冷凝器等;易燃物质用后若有剩余,决不能随意丢弃,如白磷应放置冷水中浸泡,钠、钾应放在煤油中浸泡等。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不能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不能在点燃时添酒精,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量的三分之二,酒精灯用小木块垫,不能用烧杯垫。

  预防爆炸:可燃气体不纯点燃时可能爆炸,如点燃氢气、一氧化碳、乙烯、乙炔、甲烷等气体时要先检验其纯度后点燃,氢气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实验时要先通氢气后加热,锌与盐酸反应制氢气锌反应完再补加锌时还要再验纯后点燃;药品使用不当造成事故:取药品要专匙专用,不能随意混合药品,药品的用量要适量,不是说用得越多现象就越明显,有时会引起事故,如下列做法可能引起爆炸:用取了红磷的药匙再来取氯酸钾然后加热制氧气,用满满一燃烧匙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取一块蚕豆大小的钠或钾分别与水反应,向稀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预防炸裂:加热试管要先抹干外管壁的水,并均匀预热;蒸馏烧瓶、烧杯等加热时垫石棉网使其受热均匀;在集气瓶中点燃生成高温固体如四氧化三铁时要先加水或铺砂子。

  预防暴沸: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盛量不超过1/3,管口不对人; 加热沸点较低的液体时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如蒸馏石油、制乙烯、制乙酸乙酯等有机实验;浓硫酸与水、乙醇、硝酸等物质混合时,将浓硫酸缓慢沿容器壁注入其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预防中毒:预防气体中毒:制备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进行针对性的尾气处理,嗅其气味时应招气入鼻。

  预防接触药品中毒:不要用手触摸药品,皮肤上有伤口要注意保护,不能尝药品味道,闻气体气味也要注意方法,实验完用肥皂洗手,饮食餐具不要带入实验室。

  预防堵塞事故:主要是预防固体堵塞,制氢气、氧气、甲烷、乙炔等气体时通常用一团棉花塞在管口,以防固体或泡沫造成堵塞。

  预防污染:硫化氢、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化氢、溴化氢、氨气等废气要用溶液吸收;像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应到入指定的废液缸;固体废弃物或重金属盐等不能乱丢乱倒。如电石、钠、钾、过氧化钠、高锰酸钾、镁粉、铝粉、硫酸铜、有机物等

  二、化学实验事故的处理对策

  1、割伤

  用消毒棉棍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小心取出伤口中的玻璃或固体物,然后将红药水涂在伤口的创面上。若伤口较脏可用3%双氧水擦洗或用碘酒涂在伤口的周围。伤口消毒后再用消炎粉敷上,并加以包扎。若伤口比较严重,出血较多时,可在伤口上部扎上止血带,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立即送医院治疗。

  ⒉烫伤和烧伤

  轻度的烫伤或烧伤,可用药棉棍浸90-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高锰酸钾溶液擦伤处至皮肤变为棕色,然后涂上獾油或烫伤药膏。较严重的烫伤或烧伤,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感染。要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伤处立即送医院治疗。

  ⒊化学灼伤

  化学灼伤与一般的烧伤、烫伤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即使脱离了致伤源,但如果不立即把污染在人体上的腐蚀物除去,这些物质仍会继续腐蚀皮肤和组织,直至被消耗完为止。化学物质与组织接触时间越长、浓度越高、处理不当、清洗不彻底、烧伤也越严重。就同等程度的烧伤而言,碱烧伤要比酸烧伤为重。因为酸作用于身体组织后,一般能很快使组织蛋白凝固,形成保护膜,阻止酸性物质向深层进展。而当碱与身体组织接触后,碱能与组织变成可溶性化合物,尽管烧伤初期可能不严重,但过一段时间后,碱往往继续向深处及广处扩散,使伤面不段加深加大。所以对碱烧伤紧急处理尤为重要。

  一旦发生化学烧伤事故,都应于最短时间进行冲洗。冲洗抢救如同救火,要争分夺秒。冲洗时必须立足于现场条件,不必强求用消毒液和药水,凉开水、自来水、甚至河水、井水都可应急。冲洗需要反复而彻底地进行,具体要点如下:

  (1)、发现化学烧伤后,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随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

  有条件时边冲洗边用pH试纸不段测定创面的酸碱度,一直冲洗到中性。

  (2)、干石灰或浓硫酸烧伤时,不得先用水冲洗。因它们遇水反而放出大量的热,会加重伤势。可先用干布(纱布或棉布)擦试干净后,再用清水冲洗。

  (3)、如完全可以确定是酸碱类化学烧伤,可慎用低浓度的弱酸、弱碱进行中和处理。酸性烧伤可用清水或2%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冲洗;碱性烧伤可用2%醋酸溶液或2%的硼酸溶液冲洗,冲洗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重者送医院诊治。

  (4)、溴灼烧,应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按摩,将伤处包好。如眼睛受到溴蒸气刺激,暂时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有氯仿或酒精的瓶内注视片刻。

  ⒋试剂溅入眼入,任何情况下都要先洗涤,急救后送医院治疗。

  (1)立即睁大眼睛,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边冲洗边转动眼球,但冲洗时水流不宜正对角膜方向。冲洗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5分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