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课题 课题成果展示

历史组《略谈中学历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注:获泉州市高中历史教师论文评比二等奖)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而人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精神境界、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这三个方面都和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历史知识又主要来源于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然而,中学历史教学至今还未在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系统工程中显现其应有的作用。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学历史课在素质教育时代大潮中的作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要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提高中学生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主要指道德水平 、开拓进取精神、民族自尊心和革命的责任感。这是可以从历史上找到借鉴和吸取营养的,而且途径众多。
  第一,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教学提高中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历史知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如果离开了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讲授来谈伦理道德,那只能是一种空洞而乏味的说教,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只增添其枯燥感。而代表伦理道德中最高水平的爱国主义,从古至今,其史料内容何其丰富: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临终不忘嘱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孙中山;“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这些历史人物体现的境界正如孟子所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范仲庵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大禹的“为了治理洪水泛滥含辛茹苦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丰富伦理道德观的精华,是先辈们留下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财富,也是学生提高伦理道德水平取之不尽的源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伦理道德的教育,达到提高中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的目的。 
  第二,可以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革命的责任感。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激励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不懈的斗争中培育和熔炼出来的优秀民族精神,它维系着华夏炎黄子孙的团结和统一,并使之代代相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无论是昨天或是今天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些都有形无形地增添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历史上“‘北京人’的古老、铜器的精美、使西方人垂涎的陶瓷和丝绸、让西方震惊的四大发明、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是我们民族源源流长、充满智慧勤劳的象征;“张骞通西域、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则是中华民族勇敢的见证和中外关系史上的壮举;“诸子百家、楚词汉赋、唐宋诗词、马王堆玉帛、随县的编钟、云岗石窟、敦煌飞天”堪称世界之最;《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乃世界史学奇观;祖冲之、张衡、僧一行、李时珍使中国古代科技乃至世界科技达到巅峰。所有这些优秀的历史遗产直到今天还为世界人民叹为观止,面对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无比骄傲和自豪。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古代的优秀文化史实教学启发他们、教育他们奋发,使他们为了自己的祖国的文化更加灿烂而增添更强的责任感。
  第三,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
  “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永远进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纵观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无不都是有着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中国古代的都江堰和大运河的修凿;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都是民族进取精神的表现。而这种民族进取精神的表现近现代以来更为炽热:林则徐的“师夷”、康有为的“上书”、孙中山的“斗争”和毛泽东的“探索”,都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而勇于开拓未来的革命事迹。世界史上也不乏其例: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摆脱了落后,罗斯福的“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危机。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国家就会落后,民族就会衰败。因此,正如梁启超说得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今天的中学历史教学就要敢于培养学生勇于变通、开创未来的进取精神。
  其次,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素质的目的。工作能力,包括的范围较广:如制订计划、采取措施、保证计划的完成以及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都要动脑筋、想办法。这些其实都与我们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课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课。基于历史课的教学过程种种“历史”弊端,我们若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素质的目的。
第一,   更新观念。中学生基本上形成一个概念“历史是死记硬背”,在他们   
  看来,只有数学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历史是不要动脑筋的。特别是一些老师还有历史是“副课”的观念的纵容,以到于学生更加深信了这促偏向,所以平时根本不重视历史科。考试来了就突击几天应付了事。其实这是大大抹杀了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的功能。真正让每一位历史教师忧心忡忡。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是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并且教学实践中以事实告诉学生让他们真正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的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功能。
第二,   让学生理解历史科的思维特点。历史科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分析和综
  合的过程。通过大量的历史现象(又称表象)得出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如:我们可以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私田”的出现、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各诸候国的变法等历史现象分析,得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时期这一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而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其实这就是历史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调查”就是对已经发生的历史现象的分析,“发言权”就是分析后的“综合”。
  历史思维还是一个“比较”和“概括”的过程。比较就是对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历史现象的某些因素进行对比从而概括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如:近代世界史上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事件。这是一个同时期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这两件事放置在一个过程中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它们有相同的目的和任务,相同的领导阶级和相同的敌人,相同的革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影响。但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意大利在统一中人民的力量作用更加明显,并且依靠外国的援助。只有这样让学生理解历史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学生才能自觉地接受训练。当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经过一再示范、反复训练才能达到期。
  第三、通过历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同样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首先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以及群众的观点等等,并且在历史教学中能经常运用这些观点来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的本质,使学生对这些观点能够潜移默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观点,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捷径。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将来参加工作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再次,结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的提高应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但作为中学生来讲,更主要是来自于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一个全方位提高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摇篮。并且每一个学科对学生的培养都有其不可缺少的功能。历史学科更应是如此。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历史知识是昨天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没有昨天的文化,就没有今天的文明。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是提高中学生文化修养的基础和条件。如牛顿讲的:“我今天的成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取得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努力学好历史知识为今天服务。
  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我们的民族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创造过世界奇迹。但历史告诉我们,近代以来,夜郎自大的统治者使我们丧失了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机遇。中国落伍了,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没有跟上世界潮流发展的脚步。步入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处于巨大的变革中,历史又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近代的中国已经错过一次了,今天我们要谨记历史教训,抓住机遇,不忘先辈的重托,努力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让祖国的传统文明更加辉煌,历史更加充实。只有这样,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当然,中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个历史学科就能完成的的。但我们若能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关系,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他们来说将受益终生,对社会将是巨大的贡献。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素质的竞争。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重视对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使我们的历史教学更有生命力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