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课题 课题阶段总结

化学组《化学模块和MCAI在教学实践中的整合》课题研究小结(05-06)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一、课题研究工作:

1.确定课题:

在学校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们于20059月中旬召开专题教研活动,制定了研究计划,确立研究课题为: 《化学模块和MCAI在教学实践中的整合》——以实验为基础的合作式探究学习。

2.制定课题主要研究计划:

05-06年上学期:由洪毓婷老师于12月份开设《卤族元素》第一课时校级网络公开课,李英梁老师于12月份开设《卤族元素》第二课时校级多媒体公开课。

05-06年下学期:由曾达颖老师开设《乙酸》市级网络公开课,黄丽卿老师开设《合成材料》校级网络公开课。

06-07年上学期:由颜巧艺老师开设《实验探究法学习盐的水解》市级网络公开课。

06-07年下学期:由张景松老师开设《有机化学复习合作式学习》校级网络公开课。

3.研究过程及成果:

①上学期由洪毓婷老师于12月份开设《卤族元素》第一课时网络公开课,李英梁老师于12月份开设《卤族元素》第二课时多媒体公开课;下学期由曾达颖老师于3月份开设《乙酸》市级网络公开课,黄丽卿老师于4月份开设《合成材料》校级网络公开课。曾达颖老师的《乙酸》市级网络公开课获得了市里各兄弟学校同行老师的一致好评,洪毓婷老师的校级网络教学公开课获得了学校领导和听课老师的好评,他们在课堂上由学生动手作实验,充分运用了合作式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较新颖的网络课。李英梁老师和黄丽卿老师分别精心制作了PowePoint多媒体课件,借助课件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既增大课堂容量,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动手做实验的能力。这几堂课双边活动活跃,氛围良好,“四主”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使原本较枯燥单调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较成功的网络实验课。

②教研组建立和充实教学资源,内容包括课件、个人资料、试卷及质量分析、论文总结等,并进一步充实完善教研组资源及专题学习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③课题组教师在课题论文的撰写有一定的成绩,其中曾达颖老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表于CN级《福建教育》

④课题组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其中《安平桥开发蓝图》取得一定成绩

二、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认真指导研究性学习:

本学期我组分别在高一年开设了两门校本课程、高二年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由王碧云、曾达颖和张天来老师等担任主讲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整理成专门的教材。

高一年开展了《化学棋牌制作》《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等八个研究性课题,其中《化学棋牌制作》、《面对烧烤的诱惑》获得优秀课题一、二等奖。高二年开展了《可慕皮革制业污染水治理与调查》《化学与魔术》等七个研究性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可慕皮革制业污染水治理与调查》获优秀课题一等奖。

 

二、研究体会:

1、 收获:经过了一个阶段的研究,我们深切地感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无论是对参与课研的教师,还是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而言,都可用“获益匪浅”四个字来形容。

1)专题探究教学中实现了四个转变。 

①教学环境的转变:整个教学,学生的学习工具除了本来的课本、笔、图书资料之外,还有就是每人有一台与Internet相联的计算机,整个教学过程看来是在教室里进行,但教学的环境是真正的因特网环境。 

②师生角色的转变: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探究中摒弃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③教学过程的转变:网络教学进行时,学生进入教师构建的网站主页,阅读研究学习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提纲,浏览网站导航,展开探究学习;或者由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和项目,然后利用教师建立的网站和提供的网址进入相关网站进行自主学习,还可进行网络搜索,并在教师主页所设置的聊天室和观点留言板上探讨问题,发表看法、观点。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自主探究,教师起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④个性化学习的转变: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专题探究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方面都能达到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 

2)专题探究教学中实现了三个提高。

①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专题探究教学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及聊天室、留言板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课本。虚拟技术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的,一下就跃在学生面前,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学习兴趣就随之再度膨胀。

②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专题探究教学,达到“人—机—人”相互交流,即学习者(人)通过多媒体网络(机)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人)进行互相交流、协作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助、共同学习的能力。 

③学生利用信息能力的提高:网络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教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了信息社会所必须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形成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并且在探究学习中不断提高。 

 2.存在问题:

   1)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如何避免网络迷航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已经实现了教学设计的认知、情感以及动作目标?

    相应对策:在线测试(目标测试):精心设计的问题陷阱、极具挑战性的测试题目(游戏)、生动活泼的激励画面、体现教学目标的测试内容等等,让学生在测试中可以重复学习基本内容知识,达到认知方面的目标,在网上作业中实现动作目标,在学习(浏览)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目标。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讨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素质与增强其能力的有效途径。

   2)讨论组(聊天室)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网络上的讨论组是自由的聊天空间,如果教师使用得当,它为教学提供了方便的讨论与共同探索的气氛,如果使用不当,它则为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提供了随便说话开小差的机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应对策:这其实正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显示的时候。教师要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出现问题即使的控制,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教学系统平台的主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今后课题研究的方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今后,我们将继续总结教训,并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加强理论学习,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实践,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方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深入进行网络技术与学科特点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加强网络技术对专题探究的有效整合,使网络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各个地方,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