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了各个领域,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因此,现代教学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与时俱进地踏上网络平台。
我们注意到,中学英语这门学科有着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语言教学最重要的四方面。 而网络环境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同时,为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时我们也用心体会高中英语《新课标》对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1)使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使他们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具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使每一位高中毕业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所创设的平台和机会。3)尊重个性,使每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能力、潜力、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4)注重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态度,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因此,在“以教学科研为龙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指导下本组于2006年9月经教研组全体成员讨论,确定了《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与效益研究》作为新一轮研究课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以校园网络博客为知识平台、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其集成性、层次性、在线回复功能等特点,使情境创设、学习交流、合作探究、在线讨论、反馈评价融为一体,有目的、分步骤的展现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和探究性。。
所以本学年我们从高一、高二的部分教学内容入手,以网络课和其他多媒体为主要手段,通过探索式教学、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的模式,探索英语科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法和学法,摸索现代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新出路,逐步形成了包含“创设情景——搭建支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矫正——巩固提高”等几个教学环节的网络教室中高中英语学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一)高一年段 王伦辉老师选择北师大版教材模块二的第四单元的第一课《The Future of Cyberspace》作为教学内容举行网络公开课,大胆地借用博客为平台,将教学内容设计到博客,并设计了在线测试这一测试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下教学模式探究的新尝试。执教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5个任务:口语训练(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准备),阅读训练(先给学生学习任务),课文语言点学习任务,课文语法知识学习及训练任务,在线测试任务,还有一个课外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设计展开教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在线自主学习,告诉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博客“评论”这一功能进行在线提问,学生可以在线回答学生提问,老师也可以进行在线辅导。这样达到了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学习活动。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当然,这节网络公开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进行“Duty report”及“discussion”这两个任务环节时,参与课堂活动的同学不多,表现不太积极,有待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高二年段 吴雪明老师开设了The merchant of Venice的网络阅读理解课,以高二英语下册第19单元“话剧”等话题为背景,展开了信息技术条件下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网络为平台,利用Internet的巨大资源及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亲自实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文豪,对了整个欧洲甚至是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执教老师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制作成网页并上传至学校课题网页。课上首先通过回顾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导入这本文—The Merchant of Venice戏剧.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学题材,加深学生对英语的感悟及其文化的探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放网络平台让学生进入探究,设疑,讨论,搜询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开放性的思维。
本次公开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在深入学习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理清戏剧冲突中情节发展的过程,认识剧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剧本所运用的戏剧技巧,品味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并培养了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
课后,主要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 网站的内容丰富,涵盖量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汲取所有的知识。而且本文选自莎士比亚的名作,引导学生去欣赏其它的作品难度比较大。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制作成相关的文学名著专题网站,便于学生深入学习。
2. 学校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现今学校的网络教室还是没办法实现人手一台机子,这样会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线测试也缺乏全面性及独立性。
3.教学设计上还是没能跳出传统教学框架的局限。The Merchant of Venice是一篇戏剧,在情节处理及人物性格分析环节上不可避免地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以致于在线测试及在线讨论的时间相当紧凑。
(三)高一林海蓉老师的《Different Cultures, the Same Focus》网络教学课在对课文内容取舍把握和充分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堂课由主要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引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展开学习和交流讨论,并最终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整堂课采取网络探究教学方式,以网络为平台, 把网页、PPT、论坛、动画和在线测试等各种软件有机结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很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同时为增加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出演小品,尽量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效果不错。
具体说来,课堂各环节的设计和具体操作体现了如下特征。
首先,由一句谚语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引入本课的话题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ifferent ways of doing things,紧接着通过听课文录音并以问答形式展开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帮助学生短时间内回忆起前一堂课有关于主要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并让学生明确此堂课的讨论主题为different cultures, the same focus。其次,在引入完毕顺势让几位学生扮演有关于中西方语言和思维差异的幽默诙谐情境小戏剧。通过此短剧,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兴致高昂,为后面的课堂安排提供了良好的精神保证,同时,事先精心设计的短剧也在内容上对于本课主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Yon are beautiful.——Where? Where? ——Your eyes are beautiful, your nose and your mouth, too.”及 “——Where could I wash my hand? ——You can wash your hands everywhere!” 两个幽默既让学生回顾中西方语言和思维差异,又让学生面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尴尬局面不免有一股想学习不同文化以避免尴尬局面的强烈愿望;短剧第三幕引出中西文化中的婚姻价值观的不同,为后面讨论环节中的第二个话题作了铺垫。第三步,通过播放一则动画简单概括本课的语法项目——现在分词的用法,然后进行关于此语法项目的针对性在线测试并根据学生实际做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第四步,让学生自由浏览相关网页以获取有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BBS论坛讨论交流有关文化差异的三个话题,然后教师通过论坛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交流意见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汇报。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活动,所以除了网页制作要精心外,三个要讨论的话题也必须精心设置,尽量要挑选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意义又让大部分学生想要说又有话说的话题,最后确定的三个话题分别是:Topic 1: Is there anything in the Western culture that you admire? What is it (are they) and why do you like it (them)? Topic 2:What do you think of different marriage valu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Topic 3:Can you help foreigners understand more about Chinese culture by offering them some advice on the food, climate, clothes, transportation, places to visit in China or any other things?实践证明学生对三个话题饶有兴致,纷纷通过论坛讨论交流彼此的意见和看法,并通过最后的讨论汇报阶段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即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of English, we should respect and learn more about western cultur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earn the language of English better.
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已为广大师生所认同,其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传统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机整合起来,一直是本组探索的方向之一。
在高一年所开设的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分工合作、资料收集、交流讨论、课题总结等等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高一年的《从街头文化看中外教育》和《加拿大中学教育模式》等优秀课题在网络平台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实现了学生快乐学习的美好愿望。
以上就是我们在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的一些初步探索。我们认为,通过网络来展开学习活动(包括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如研究性学习等),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英语网络学习平台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语言学习的背景,让同学更好地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人文素质。当然,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通过网络平台更合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如何更好地解决网络平台交流和语言学科所需要的人人交流的矛盾等。对此,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并随着教学科研的进一步深入,逐渐找到有效的方法。
《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与效益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