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课题 课题阶段总结

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语文教学课题总结报告(06-07年度)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11-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贯彻这一目标,充分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是排在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由于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压力,千百万学子沉溺于题海,很少有精力,也从不主动去阅读中外名著,课本学得不到位,读本没时间看,更谈不上涉猎课外读物了。再加上 “名著导读”规模大、时间长、见效慢,可操作性不太强,易流于形式,因此,可见“名著导读”这一课题的研究迫在眉睫。

经过语文组全体老师 研究讨论。本学期决定“名著阅读”课题进行系统性地理论研究和具有实用价值地探索。

一、本学期开展了三节公开课进行研究。

 1 2007518上午第一节课,谢万兴老师在网络中心403多媒体教室开了一节校级公开课。 教学内容是《名著导读——〈西厢记〉》。通过导读让学生掌握鉴赏古典戏曲的方法,进而自觉地阅读名著。    校领导,语文组的老师们前来听课,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这堂校级公开课给予肯定的评价。

22007518上午第一节课,我校语文组陈丹萍老师在网络中心403多媒体教室以博客形式进行一堂校级网络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公开课前让同学进入网络课堂自由浏览、由同桌合作完成“讨论区-一吐为快”中预设的问题,也由此了解他们在阅读中存在实际问题,一部分问题在网络上加以解答,一部分则在导读课上集中处理。公开课集中在文本的“导”读上,一为如何跨越《巴黎圣母院》的阅读障碍;二为欣赏小说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包括美丑对照、情节的曲折、幻想的大胆等等,并通过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从而让学生切身体味到小说的精妙,从而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趣。校领导,公开课评委,语文组的老师们,其他组的老师前来听课,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这堂校级网络公开课给予肯定的评价。

3 2007525上午第一节课,我校语文组陈凉凉老师在高一年三班教室开了一节校级公开课。 教学内容是《名著导读——巴金〈家〉》,一课时。本堂课通过导读让学生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进而自觉地阅读名著;让学生通过《家》的学习了解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了解当时青年人的处境,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时代;让学生懂得青春的美好,热爱青春,做自己的主人。课上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发言的形式展开,教学具有启发性,顺利完成了该堂课的教学目的。  校领导,语文组的老师们前来听课,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这堂校级公开课给予肯定的评价。

二、几点感想。

1、读书要想有收获,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如果听任学生自己盲目阅读,很可能收益甚微,而且还往往使学生产生误会观念,以为课外阅读只是粗略的阅读,不需要精研,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习惯,读任何书都马虎了事,这样就终身难以从阅读方面获益了。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班、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定一定数量的书推介给学生,要求在一定的时限内读完。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也方便同学之间的讨论。选读书可以由学生自行选读。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读物。这个工作宜在学期之初进行,并且明确阅读的要求和进度。不过要注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课外阅读一定不能贪多,分量不宜太重,否则很容易有始无终,反倒养成不良习惯,要力求作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星期天和寒暑假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2、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如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点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后面的名著导读包括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以及对这些片段的点评,实际上是起个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要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小说类的图书,学生最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再比如诗歌,要注重诵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感受诗的意境,进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对于必选书,在读过一遍,明了全书的大意之后,要再细细地读一遍,仔细体会其中的精彩章节,探究书中的疑难问题,领会书中的深意,最后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读书报告或读书笔记。这样,日积月累,必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