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研究目标:
探索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大的信息量,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材料,学会处理信息,更加注重研究过程,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为今后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题的研究重点:
国内一些专家教授已提出一些适合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如“情境——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基于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等,但目前较缺乏关于上述模式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意在通过开设课题实践课,展开上述模式的实证性研究,意在积极尝试、归纳、总结和丰富这些策略和模式,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具体研究内容为:
(1)“情境——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即如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基本事实,通过声、形、色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诱发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为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于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即如何将多媒体作为学生“学数学”的认知工具,使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个性。
(3)选择若干专题,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中,自己动手操作,展开研究性学习,解决以前困惑师生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科研的艰辛与成功的乐趣。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开设若干节公开课,并加以深入分析,通过观看课堂录相及教师评议、学生反馈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再开设公开课,继续探索,逐步完善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问卷调查法:预先设计好调查问卷,课后让学生完成,教师认真加以分析,对公开课教学效果作出评判,为下一轮行动提供借鉴。
访谈调查法:通过与各种类型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课题实践课的看法,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
(3)观察法:通过了解开课、听课老师的观察结果,对课题实践课的教学情况作定性判断。
四、课题的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
时间:2001年10月——2001年12月
研究步骤:完成开题报告,组织全体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预期成果: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
成果形式:论文
第二阶段:
时间:2002年1月——2002年3月
研究步骤:搜集网上及本组已有资源,初步创建数学资源库,为课题研究走入课堂做好准备。
预期成果:初步建立起数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资源库及学习资源库。
成果形式:数学资源库,包括文档及课件。
第三阶段:
时间:2002年4月——2002年5月
研究步骤:第一轮行动,开设若干节公开课、说课,并加以深入分析,通过研究课堂录相及教师评议、学生反馈情况,提出改进方案。
预期成果:公开课教案及录相、教师评议、学生问卷调查等。
成果形式:教案、录相、教师评议、学生问卷调查、课件。
第四阶段:
时间:2002年6月——2002年10月
研究步骤:第二轮行动,根据第一轮行动后的改进方案,再开设公开课,继续探索,逐步完善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预期成果:公开课录相、教师评议、学生问卷调查等。
成果形式:录相、教师评议、学生问卷调查、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