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操作计算机的人被称为新一代文盲。在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决定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作为当前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工作。但是,现在多数农村小学因为硬件和软件设施达不到要求,导致多数农村小学无法上这门课。因此初一的教材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 现状分析 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使人们明白: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信息社会中很好的工作和生活。于是不能操作计算机的人被称为新一代文盲。在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决定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作为当前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工作。
信息技术课属于新兴学科,它是一门集理论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课程,其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必须上机操作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才能掌握基础的操作技术。但是,现在多数农村小学因为硬件和软件设施达不到要求,导致多数农村小学无法上这门课。根据我对所在学校的初一学生的了解,有3.5%的同学还没有见过实物--计算机,有35%的同学不会开机、关机,有85%的同学不会打字。而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则是与小学相贯穿的,因此初一的教材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于是我就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来教学,供大家参考:
一、分组
根据各个班的具体情况,把班上的同学平均分成几个组,每个组里有基础好的同学,也要有基础差的同学,这样就更能体现和发挥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还能培养集体精神。让基础好的同学来担任组长,起联络、监督和指导作用,来带动和帮助基础差的同学。
二、精讲后,先演示再练习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一次就讲完,这样下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是很差的。要一个内容讲完后,演示给同学看,再让他们来操作,这时各个组的组长就是小老师,他先操作成功后就去检查自己这组的同学是否都会操作了,如果还有问题,就把老师讲的内容再演示给同学看,直到同学会操作为止。这样组长的及时指导加强了组内的合作,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得到了培养和体现。老师则巡回指导,然后抽同学演示,看同学们是否都能独立操作,如果是,就再讲下一个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基础好的同学,又组织好了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补充基础内容,精选教材内容
介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就要从开机、关机讲起,从硬件、软件讲起,从最基础的讲起。因此我们要先补充基础知识,再从教材中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来让学生学习。
四、作品展示
每一节课上,都会选出学生的好作品,都会展示给全班同学观赏,让学生自己评一评、比一比,同时提出表扬,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奖励法
每一节课上,教师先讲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对你们的要求是什么。如果某个组的每个同学都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那么这个组便可以自由活动,反之,则不能自由活动。这就明确了这节课的内容,又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六、比赛法
每学期可定期搞几次班级单项竞赛活动。如汉字录入比赛,电脑绘画比赛等等。评出一、二、三名,选出好的同学来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