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和不可偏科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
利用阅读课外书的种种益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析利弊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的书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说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总结学法
1、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
2、分角色读课文,知内容
3、总结学习收获。
三、反馈交流
1、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
2、文中的小苗和大树指的是谁?
3、这篇课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访谈录:时间、地点、访谈内容
4、他们的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各自交流了自己爱看闲书的一次经历。
·文章要想写好,就要多看课外书。
·21世纪的青年,要树立三贯通的人才观念。
给你印象深刻的是?
5、从对话中我们知道季羡林爷爷是个作家翻译家、学者,课题怎么说是大树呢。
6、总结学习收获。
四、拓展
1、根据自己的作文现状,看课外书情况,谈谈自己以后该朝哪方面努力。
2、怎样对自己的学科进行调整,才能适应21世纪的三贯通的人才要求。
五、板书设计:
访谈录:时间地点访谈内容
[小五上]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