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检查完毕,薛老师开始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了。他提出的问题是: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有这么多的――昆虫,(黑板上刚才学生默写的词语开始发挥作用了,以归类的词语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薛氏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么多的――庄稼,在我童年的眼里,这些昆虫,这些庄稼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感觉到又是怎样的一个园子呢?请你读一读课文中集中描写园子、昆虫和庄稼的两个段落。
学生找到后大声地开始读书。老师提醒大家各自读各自的。学生自读完后老师又用了12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读书情况的反馈。主要方式有:
1 请一个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要用心地听,他是怎么读的?
更要用心地感受,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你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一下这个园子的特点?可以把自己感受到概括出来的这个词写在这段课文的边上。
这个男生读的是课文第3自然段,读得很流畅。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2 请同学推荐另一个同学读。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推荐平时朗读出色的同学,一是推荐比较胆小,发言很少的同学来读。在这堂课上,薛老师这两个都用了。
刚才读的这个男生推荐了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把第3自然段又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投入,声情并茂。薛老师又访问她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得出两点经验:第一要把感情融进去;第二点很重要,要仿佛看到这个园子,要想象。
3 老师指导后的再次朗读练习。
在这个女孩子介绍了她的经验后,老师请全体同学也这样投入地、想象地再读这个自然段,学生摇头晃脑,读得颇为用心。
4 表情朗读。
老师又请了一个女同学来读描写园子、昆虫和庄稼的另一个自然段。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这个女同学读得更加好了,绘声绘色,富有表情。老师马上要求大家也这样练习读出表情变化,因为一个同学如果能把表情读出来,说明真的是读懂了。
全班同学又各自练习表情朗读本段。
5 推荐同学读。
这次薛老师请这个读得很出色的女孩子也来推荐一个同学读,不过要求这次被推荐的同学是最需要锻炼的,平时胆子比较小,读得比较少的,今天就请他锻炼一下。
女孩子环视了一下四周,吐出一个名字,这是一个男孩子,他腼腆地站起来,老师走到他身边,亲切地说:“她说你的胆子比较小,一站起来脸就红。”其他同学都笑了,这个男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薛老师又亲切地问他:“你的声音小吗?”
男孩子点点头,嗯了一声。
薛老师又问:“真的小吗?”
男孩说:“有点。”
薛老师说:“但是我相信你今天能够经受住锻炼,好吗?”他请男孩子把课文拿起来,并提醒他注意两点,一是速度慢一点,二是声音响一点。
男孩子开始读了,被话筒扩大的声音听起来很清楚,他读得也很流利,读的中间薛老师纠正了几个字的读音,并且称赞他读得很好。
男孩读完后,薛老师又面向其他同学问道:“你们觉得他这次读和平时有哪些不同?”
一个男孩子举手了,他说:“我觉得他比平时读得声音更响亮些了。”
又一个男孩子说:“他比平时读得更流利了。”
老师肯定这是这个孩子这次读的两个优点,又问大家还有吗?
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他比平时读的错误少了。”
老师总结说:“他这次读得更认真、更细致了。我们给他掌声。”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薛老师很欣慰的样子,又说:“每一个同学只要在课堂上勇于举手,积极锻炼,就能读得更好,相信吗?”
“--相信。”全班异口同声。
于是薛老师再次请全班同学认真、细致地把描写园子景物的这一段再读一遍。
至此,关于这两个重点段落的朗读指导结束。
[小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之二(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