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五语文教案

[小五下]晏子使楚(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基础训练2


  

教学目标

1.正确分辨易混的韵母,读准韵母的音。

2.用多音字组词;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

3.修改概念混乱的句子。

4.阅读短文,理清文章条理,然后谈一谈对重点句的理解。

5.作文训练,写一件难忘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阅读短文,理清文章条理,然后谈一谈对重点句的理解。

2.作文训练,写一件难忘的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字·词·句

一、教学目标

(一)正确分辨易混的韵母,读准韵母的音。

(二)用多音字组词;用带点的词语练习说话。

(三)修改概念混乱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修改概念混乱的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正确分辨易混的韵母,读准韵母的音。

这个练习要求学生区分每组两个音节的韵母,以检验同学们是否能够正确分辨易混的韵母,读准韵母的音。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读一读每组两个音节的韵母,再读准字音,然后读词。

第一、二组要注意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第二、四组要注意区分两拼音和三拼音。

第三组要注意区分单韵母和复韵母。

第五组要注意区分形近单韵母。

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回忆学过的字词,举一反三。

(二)多音字组词。

汉字的又一个特点是“一字多音”。

作这一练习时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再组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三)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说一个句子。

这个练习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连词。例句中共有四个连词,它们是“跟”、“以及”、“甚至”、“并且”。前两个连词是“和”的意思;后两个连词除了起连接作用外,还有进一层的意思。

教师放手让学生朗读例句,然后讨论句中连词的作用,再试着用这些连词说几个句子。参考例句如下:

1.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

2.到河边植树的有工人、职员、武警战士以及中小学生。

3.他常年坚持锻炼,甚至下雨天都不间断。

4.她顺利地通过了钢琴考试,并且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四)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不能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要按照规律去改。一般来说要经过三个步骤:

1.弄清本意,就是原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一定要清楚、准确。

2.确定病症,就是要围绕句子的本意找出病句的病症所在。

3.对症下药,就是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确定这个句子到底要删除什么?增添什么?修改什么?替换什么?

这个练习中的四个句子都犯了概念混淆的错误,修改时一定要多读几遍。

1.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和许多鸟。

这句话中的“鸟”不属于爬行动物,应该划去。应改为:

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

2.公园里的松柏、桃花等枝繁叶茂。

这句话中的“桃花”不是树木,与句子的主要意思不符,因此应该改为:公园里的松柏、桃树等树木枝繁叶茂。

3.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

这句话中的“黄瓜”不是水果,它不应该和香蕉、苹果放在一起。应改为:我爱吃苹果、香蕉等水果。

4.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这句话中《中国少年报》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不是一类,因此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应改为:

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课外书。

以上例句还有其它改法,只要学生能够说出修改的理由,并且正确就应该算对。

  

第二课时

  

阅  读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短文,理清课文的条理。

(二)作文训练,写一年难忘的事。

二、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清文章条理。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理清文章条理。

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短文,弄清楚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再给短文分段。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短文记叙了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对自己学生生活的回忆。赞扬了老师联系实际、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

她是怎么回忆的,都回忆了什么内容呢?请同学边读书边思考,理清短文的条理,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短文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如果有比较集中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解决。这篇短文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讲地理老师把学生带到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寓教于乐。第二段讲生物老师是怎样进行有关树叶的教学的。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出示幻灯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事情很复杂,不要只看到一点就下结论。处理事情不要简单化,要多动脑筋,全面地考虑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三)作文训练,写一件难忘、能够从中接受教训的事。

写事的文章,同学们已经写过很多,这不是个难点。教师要提示学生认真审题,根据要求作文。尤其是这个作文训练规定了题目,因此作文时要把握好。写之前,先想一想自己生活、学习中最难忘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难忘,从这件事中你吸取了什么教训。

下面选取一篇同题目作文,请老师在教学中参考。


难忘的教训

(选自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字词句篇>达标训练。)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有的令人高兴,有的令人伤心,有的却令人一想起来就会尴尬万分……我的生活中,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至今一想起还脸红的尴尬事情。

那是在我刚上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太过于贪玩,我上课时都不大用心听老师讲课,只一味地想着下课后、放学后能怎样尽情地游玩,尽情地嬉戏。但每堂课上,当老师问最后一句话时,我却听得十分地真切,那是说:“都听懂了吗?”这时,我的回答声大概是全班同学中最响亮的一个了“听懂了!”

这样,一连几个星期,我都逃过了老师那敏锐的目光,上课总沉迷在自己那稀奇古怪的遐想里。好在刚刚开学不久,所学课程内容也不深,凭着自己的一点点小聪明,功课还应付得过去。有一次老师家访,还表扬了我一通呢!

可是,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那天早上,当我被老师的那句“都听懂了吗?”的问话声惊醒,大声地回答“听懂了”之后,老师的目光深深地盯住了我。“张平同学,请你上讲台来!”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迎着老师的目光,无可奈何地走上了讲台。

“请你把我刚讲过的问题,按你的理解在黑板上写出来!”老师亲切地对我说。

“我……”

“写吧,错了也没关系!”老师用鼓励的目光望着我。

于是,我只好转了过去面向黑板。可我写些什么呢?老师刚才又讲了些什么呢?手中的粉笔这时似有千斤重量,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知道,全班同学的目光正在我的背后一闪一闪,老师的目光也正注视着我。可我……

“张平同学,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呢?”老师想给我以提示,走到我身旁,温和地问道。

“我……”我的嘴一张一张的,但又能说些什么呢?

这时,老师的目光一点点变严肃了。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问:“你刚才听我讲课了吗?”

“……没有……”我嗫嚅道。

“那……那你怎么能说‘明白了’呢?”

老师的话刚一说出,全班同学发出一阵哄笑声。我的头一低,泪水就哗哗地淌了两腮。老师默默地看着我,过了好一会儿,只轻轻说了一句“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了”,就让我回到了座位上。他虽然没有再批评过我,但那无声的批评,却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快两年的时间了,但对我来说,却永远好像昨天才发生过一样。从这件事情中,我吸取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上课不能不用心听讲,对自己没有听清或没听明白的问题,千万不能自欺欺人地说“明白了”。从此,我再没有在课堂上开过小差,将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在自己的心里,惟恐漏掉了一点,惟恐再出现一次这样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