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课型:综合课。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等。
教学方法
听唱法、律动法、体验法、直观感受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调节情绪;
2、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运用谜语,激发兴趣,用谜语引出“小蜻蜓”:
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4、身体语言,感受音高:
当音乐弹出“3-52--6-15--”和“3-32-31126--”的时候,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当学生听到“5-32-16-12--”和“5-12352-31--”的时候,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
5、利用身体语言,形象地体现出音的高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解决音高的学习;
6、巧用媒体,感受节拍:
1)观看媒体: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最适合这段音乐?(课件中有两只小蜻蜓,一只随着音乐节拍飞舞,另一只则胡乱飞舞。)
2)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反复)
3)启发学生用奥尔夫声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的动作分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巧用媒体,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强弱规律,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7、声情并茂,渲染气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
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
充满感情的朗读是加深学生对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种艺术,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正确的朗读速度和感情,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含义,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8、图谱游戏,情境表演
1)初听歌曲(出示图谱),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看课件演示,小蜻蜓飞过草丛,每一乐句结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结尾音高排列)
3)同听唱法教学,学生轻轻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舞感知乐句。
4)师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动作,生扮演草丛,全体演唱歌曲。
5)请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分别扮演蜻蜓、草丛,全体表演唱。改变传统的歌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形象的图谱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高,既学会了歌曲又了解了歌曲的乐句。
9、发挥想象,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张图片(小蜻蜓自由飞舞的图片、小蜻蜓高兴游戏的图片、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小蜻蜓在干什么?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后小结。
2)启发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表现三幅图片,并进行演唱。
3)把图片和音乐结合,让学生根据音乐速度的不同,表现不同形象的萤火虫。
4)情境表演,学生头戴小蜻蜓的头饰,化妆成萤火虫,随音乐进行表演。
以情感、能力培养为主线,让学生在“想”“动”的音乐实践中拓展音乐,了解音乐要素、力度、以及不同画面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同时渗透蜻蜓是捕蚊能手,要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紧紧抓住音乐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给学生创设情感气氛,让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10、余音缭绕,蜻蜓飞舞
放《小蜻蜓》的音乐,学生带着头饰轻轻飞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