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上]《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教案(鄂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案例十《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教学的基本思路
自然课中,多数课经历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观察具体的事物开始,通过收集事实,整理事实材料,对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高年级有些课的思维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认识具体的自然事物通过运用,使已有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并且互相联系起来,进而形成高一层次的概念。《自然》(鄂教版)《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就属于这类的课。此前,学生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分别形成了关于水的三态变化、风的成因 、植物根茎叶的作用、云、雾、雨、雪等概念。本课的学习则是运用这些概念,以及以往形成的有关概念,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运动变化,通过运用概念分析运动变化的事实,使相关的概念互相联系;通过综合,形成高一层次的概念——“水在自然界里的运动变化是循环的 ”。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力求达到三方面的教育目的:
(1)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是由许多的事实构成的。因此,首先要收集实,运用已有的概念对事实进行分析,从而发展学生运用概念认识事物的能力。
(2)要把经过分析的众多事实综合成整体,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分析综合的结果,认识到水在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循环的,从而经历一次科学自然观的陶冶。
由此看来,运用概念认识事物,也是要以事实为依托的,有了事实,思维才有材料,才能加工高一层次的概念,才能锻炼学生运用已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以往的教学,问题正是出在收集事实这个基本环节上。上课伊始,学生就把课本上那段话全部说出来,此后的教学只是不断重复那段话。实际上学生重复课题上的“循环”,重复课本上的话,并不能说明学生对此有了真实的了解。所以还得想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具体,在分析各种事实的基础上形成对水的循环运动的认识。
教学思路如下:
1引入学习
提问“年年降雨降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总是降不完?”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通常会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或者用本课课文中的话,教师则把话题引向认识具体的自然事物:“年年降水,亿万年来降的水,足可以把地球表面全部淹没,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还是先研究水降到哪些地方去了。”
2收集事实,运用概念对事实进行分析
“循环”是在认识了水运动变化的一个周期以后综合出来的,在此之前,教师不要提“循环”,而是把学生引向认识自然界具体的水的运动变化,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开展。
第一,“水降到地球表面的哪些地方去了”,引导学生收集经验事实。
水降到陆地上,降到海洋里;降到地球的南极和北极,降到很高的雪山上;降到森林、田野、沙漠和湖泊里。
收集的事实越是丰富具体,越有利于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上列事实是“有结构”的 ,为学生分析提供有结构的思维材料。
第二,“水降到地球表面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样设问旨在从水的蒸发开始认识水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如果从教学整体考虑又以先认识水在陆地上的运动变化更好。
陆地上的气态水升到空中的具体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雪山、极地上的固态水,直接变成气态水升到空中;地面上的水,有直接蒸发成水蒸气升到空中的,有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升到空中的;渗入地下的水有多种情况:表层的水在土壤的毛细作用下蒸发到空中,被植物根吸收的水在叶的蒸腾作用下蒸发,有的成为后期存留在地下的地下水,有的透过岩层、地下溶洞流到更低的地面或河流;有的水被动物饮用,被人当作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进入江河海洋的水,只有一小部分被蒸发,如果全部蒸发,地面上就没有水了。
归纳上述水降下后的运动变化:一是受太阳的作用一部分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了;二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往低处流。然后一步一步地分析其他的变化。收集事实和分析事实,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要截然分开。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不仅是磨练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思维,学习全面地、辩证地认识事物,学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过程。
以上对教学所作的说明是理想化的,这样来说明教学思路,旨在强调引导学生收集事实和对具体事实进行具体分析,而且要收集有结构的事实。至于学生讲的内容是否全面,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所制约,学生也不可能有条有理地说,条和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的结果。
3综合水在自然界的种种运动变化,形成概念。
综合是从两方面进行的。
(1)对事实的综合,可对照课本水在自然界循环的示意图进行。以下是简化的示意图并提供有关数据,供教学时参考。
图中的数字是全球海洋、空中、陆地每年循环的水量,单位是万立方千米。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海洋总水量约为13.9方千米。陆地上的总水量约为880万立方千米,约为海洋总水量的1/158。就蒸发的绝对量而言,海洋远远大于陆地。就相对的蒸发量而言,陆地蒸发量约为陆地水总量的1/122,而海洋则为1/3000。陆地的相对蒸发量远远大于海洋,显然陆地上的植物是一个重要因素。
上述数据说明每年参与循环的水总量是不变的,由海洋移往陆地和由陆地流入海洋的水量也是不变的。
如何指导学生了解水怎样从海洋上空移往陆地上空,一方面是启发学生运用“海陆风” 的知识解释;另一方面形象的了解也是必要的。可在事前通知学生看天气预报中的云层变化 形势图或资料。从我国东南沿海吹向内陆的暖湿气流,经我国西南入境向东移动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是我国陆地降水的重要来源。
通过看图,使学生了解水在海洋、空中、陆地运动变化的全貌,并且是年复一年地像这样运动变化,所以才叫做“循环”,从而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至此,学生头脑里的“循环 ”才是有内容的。
(2)对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变化的综合,这也是一种循环。用方框图表示:
以上两方面的综合,用文字表示费时也不必要。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综合,能按某种顺序说出来即可。
4指导学生认识水循环同人的关系
由于自然界里的水是有规律的循环运动,才有地球表面生机蓬勃的生物界。新疆的坎儿井是我国劳动人民合理利用水循环的生动例证。
陆地上的蒸发量大,一个重要原因是蒸发的面积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大大地增加了陆地水的蒸发面积。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流域经历了特大洪灾后,人们深刻认识到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淤塞的严重后果,政府采取了坚决措施,禁止砍伐 森林,大力提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兴修水利,从涵养水源和利用水流两方面 ,合理利用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教学中应注意结合这些实际,渗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
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朱建 指导:易爱国 评析:沧海
师:上节课下课时,老师曾经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观察作业:自然界里哪些地方有水?现在谁来讲一讲。
评:这个作业布置得很好,可以说为这节课定下了基调。但具体来说怎样布置要达到什么要求?可以研究,这将在以后说到。
生:江、河、湖。
生:小溪、瀑布。
生:海洋。
生:温泉、地下水。
生:云中有水。
生:动植物体内有水。
生:池塘。
生:沼泽。
生:冰,南北极的冰,还有雪山。
生:露水。
生:人体排泄出的尿(学生笑)。
生:人哭的时候流的泪水。
生:口水。
生:土塘里有水。
师:以上同学们都说对了,那么我们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水呢?
生:洗脚、洗衣服、洗菜。
生:浇花。
生:喝水、煮饭。
生:修房子,和水泥、石灰用到水。
生:消防队灭火要用到水。
生:熬药、造纸用。
生:洗澡、洗头。
生:泡茶。
评:请比较一下学生在这里的发言和讨论“自然界里哪些地方有水”时的发言,这里显得更实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这种差别对讨论的影响,在后面将可以看到。
师:大家说的内容,我归纳成8类简要地记录在黑板上(①生产;②建筑用水 ;③动物体内的水;④植物体内的水; ⑤江、河、湖、海中的水;⑥雪山、南北极存在的水;⑦云中的水;⑧生活用水。)那么这些水从哪里来到哪儿去了呢?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按序号讨论一个问题。开始。(学生分组讨论)
师:大家讨论好了吗?
生:讨论好了。
师:谁先来告诉大家,你们组讨论的情况?
第一组:从天上降下来的雨、雪,长年积存,汇成了溪、江、河、湖、海。小溪里的水流动,从不同途径流入了湖、江河中,江、河、湖中的水有的被蒸发了,还有的流入了大海 。海洋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了水蒸气飞散在空气中。
师:还有吗?
(学生摆摆头)
师:你们组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江、河、湖中有的水还会渗进地里,被植物吸收。
生:有的会成为地下水。
第二组: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变成云。如果看到积雨云,不久就会下雨。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云就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吗?
生:(积极举手)不,云由于冷热空气的流动,会随着飘动。有的会飘到温带,有的会飘到热带,还有的会飘到寒带,但不一定它就永远在那个地方停留,因为寒带、温带与热带温度各不相同,它们一般相差十几度到几十度,云就这样随冷热空气飘动,有时云里的小水珠越聚越多就会掉下来,也就是下雨或下雪。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嗯,很不错,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好,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三组讨论的情况。
第三组:人们把水浇到植物根部的土壤中,水慢慢地渗入土壤中,根把一部分水吸收, 通过茎输送到植物的叶里,利用叶的蒸腾作用,水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飞散到空中。
师:水只是简单通过植物体吗?
生:不,水能使植物叶进行光合作用。
生:一部分水还会变成植物的养料,又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每个部位,使植物生长得更快。
师:你们组还有补充吗?
学生:(学生互相看了看)没有了。
师:第四组谁来说一说。
第四组:动物和人喝了水以后,流到胃里经过胃的处理,再流到小肠、大肠 ,再后水随其他废物一起排泄出来。出汗和流泪时,也会有汗水和泪水排出,排出的尿流进化粪池,经过处理,又流入江、河、湖、海里。
师:你们组其他同学?
生:有的人和动物还会直接把尿拉到地上或河流里。(学生笑)
师:这样的行为好不好?
生(齐):不好。
评:这两个组的同学讨论得好!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话,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就不能简单地使用过去的知识了,就得“加工”,使它们在解决教学的问题时“会用”。学生的发展正是从这样的训练中实现的。其他还有些地方,都是这个课的精 彩之处。
师:第五组呢?
第五组:小溪、江、河、湖……的
水,大多流入海中,有的渗入土壤中,一部分受热直接蒸发到空中,部分被植物吸收后从气孔中飞出,还有的渗进地里形成地下水,地下水有的也会流出地上,流到江、河、湖、海中 。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指第五组)。
生(齐):没有了。
师:那么,第六组讨论的情况呢?
第六组:在海拔较高的雪山上存在着大量的积雪,在太阳的照射下,雪化成水,流到江、河、湖、海中;南、北极的冰,有的一直储存在南北极,也有的化了,流到海中。
师:还有吗?
生:(补充)雪和冰还有的直接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形成云。
师:你们组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齐):没有了。
师:第七组呢?
第七组: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雨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后,一部分被人们取出 ,经过水的净化,又由自来水管抽出,接到盆里洗脸、洗脚后,脸上、脚上的水分蒸发掉,盆中的水又倒入下水道。
师:你们组其他同学有没有不相同的意见?
生:煮饭时,由于加热,也会有许多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生:泡茶时,杯中也会有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师:对,生活中有许多用水,都会变成水蒸气,余下的倒入地下水道。最后一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情况?
第八组:建筑方面人们用大量的水来和水泥、石灰等,最后,在太阳的照射下,建筑物晒干了,部分水就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还有一部分渗透到土壤中和地下,形成地下水。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你们组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互相看后齐答):没有了。
师:根据以上同学们的讨论,谁来把这些水在整个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说一说。
生:生活中,晒衣服时,衣服在太阳的照射下,上面的水就蒸发到空中去了;还有洗手的时候,水把手打湿了,少部分被皮肤吸收了,还有的就蒸发到空中;动物从江、河、海喝 了水,水从食道经过胃、小肠、大肠排出;废水部分流到地下,有的蒸发到空中;植物体内 ,根从地下吸收了水,又经过茎运输到叶和花果里,经过叶的蒸腾作用从叶的气孔变成水蒸 气跑出;地下和土壤里的水,有的被根吸收了,有的被人从井里打起来用;江、河、湖、海 的水,随时都在蒸发,到空中变成云,当空气托不住时,又降下来,有的又流入江、河、湖 、海;南北极的冰,有的融化成水,有的永远积存在南北极。
师:回答得不错。好,你请坐。谁再来说说。
生:江、河、湖、海会蒸发出许多的水蒸气,水蒸气散到空中,越聚越多,形成云,云里的小水珠多了就会掉下来,有的掉在海洋、江、河、湖,有的渗进地里变成地下水,地下的水被人们抽起来,拿去洗菜做饭,用完后又倒进水沟里,水沟里的水受热又蒸发到空中形成云。云随冷热空气的流动,有的会飘到温带、热带、寒带。寒带的云里的小水珠越聚越多,就会变成雪掉下来。大量的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水,随着地形凹凸不平,地球有吸引力 ,这些水会流到温带的江、河、湖、海里,又在太阳的照射下,又会变成许多的水蒸气飞散 到空中,就会变成云。云里的小水珠越聚越多,就会变成雨掉下来,有的流入江、河、湖、海,有的渗入地里,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由于植物根的吸收,输送到植物体内,又由于植物蒸腾,就会把水蒸腾出来,就会变成水蒸气形成云,由于温度变化,云里的小水珠就会掉下来,有的流入江、河、湖、海里,动物喝了,由于排泄功能,排出体外,水就这样流动下去。
评:上面这两位同学的发言也很有意思,两位都说得很不错,都达到本课教学知识方面的要求,前一位从接触到的生活现象出发,说明每个地方的水是怎么来的,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尽管最后没有说结论性的话,但同样可看出他对水在自然界循环的理解。后一位的发言稍抽象一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表述水循环的过程中,都要用具体事物作参照, 第一位同学更明显些,因而他“探求意义的经历”展示得特别清楚。
师:(指投影上的画,边总结并加上箭头)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了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内的水,高山上的积雪和南北极的冰以及生产、生活中 的用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都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飞散到空中的大量的水蒸气由于受冷形成云。云随冷热空气而流动,随风飘动到地球各处的上空,最后变成雨、雪等掉下来。掉到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直接形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去了;有的流到江、河、湖中;有的渗进地里成为地下水,很少部分被植物所吸收,部分地下水又会流出地面 形成泉水或被动物饮用,或流入江、河、湖;江、河、湖又会日夜不停流到海洋。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研究,我们知道了自然界里的水主要在哪些位置上变化?谁来说一说。
生:主要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变化。
师:这种循环变化会不会停止?
生:不会停止。
师:谁来用一个时间词语描绘它的循环运动。
生:经久不息。
生:永不停息。
生:日夜不停。
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研究和学习,知道了水就是这样在天空、陆地和海洋之间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板书课题: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那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70 页,“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降不完呢?”这个问题能不能回答?
生(齐):能回答。因为水在自然界里永不停息地循环着。
师:对,这正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指看课题)
师:水在自然界里是循环运动的,这个变化大家能不能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呢?
生:能。
师:请大家想一想,然后每个同学分别在草稿纸上画草图。
(学生画草图,教师巡视,分别给予引导)
师:画好了吗?
生:画好了。
师:好,就请两位同学把他画的表示到黑板上来。
(学生纷纷举手,点两位学生)其余的同学将自己的设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讨论,并修改完善。
师:好,现在就请大家看这两位同学设计的图示与自己的是否有不同之处。
生:还没画出土壤中的水被植物吸收。
生:地下水又会流出地面没表示。
生:……
师:以上同学们说得都对,老师根据要求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也设计了一个图示,请大家看投影。(教师通过多媒体将自己设计的图示分步打出,并讲解,学生观看)。
师:现在,同学们通过自行研究,知道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请大家结合实际想一想,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生:可以发电。
生:灌溉农田。
生:给人们带来洪灾。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以后,请同学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水在自然界里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
生:(脱口而出)太阳。
师:还有没有呢?请课后继续思考。好,下课。
总评:这是一节很有意思的课。
执教者的指导思想是“放开点,再放开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实施中学生的表现来看,这个指导思想是体现得很好的。
从什么地方放开?放开到什么地方去?从这课来看,就是从书本上放开、从教师的怀抱里 放开,两者缺一都不行。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去背课本上的结论,或者抱着学生去“探究 ”,不能叫“放开”,要千方百计地将学生“逼”到事实面前,“逼”到要解决的问题面前 ,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观察事实,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用自己的话去描述事实,概括规律,这才叫放开了。本课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下面有指导者的文章,这里就不多说了。
本课正如指导者所说的,是“没有实验,缺少操作的课,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 行综合分析,想象推理,从而认识自然规律的课”,这样的课需要事实吗?要的,这也是小学生“搞科学”和科学家不同的地方。按照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思维发展水平的分类 ,小学生基本上只能发展到“前概念思维”水平,他们在形成概念,使用概念时,都要以具体事物作比照,本课为什么课前要学生观察自然界里哪些地方有水?就是要把他们“逼”到事实面前去。把事实作为他们分析、推理的出发点,使他们必须经过“探求意义的经历”才能得出结论。本课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效果还不十分理想。比较第一组、第二组讨论的情况 ,即使没有这个“经历”,看了书就可以说出来。我想提醒各位:如果少数学生一下子就能 说出你心里要的答案,而且“准确”、“科学”、才得“精练”,那么你就得多个心眼,提几个问题“逼”他们一下,看他们是背来的还是探究来的。
这类课我们过去研究不多,教者选这课作为研究课,是有眼光,有胆量的。请读者跟我们一起来研究,以期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放开点,再放开点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设计与改进
易爱国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是平时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中很少涉及的课,该课被编在人教版教材第九册最后一课,且在知识上涉及该册除力学单元的所有课;该课还是那种没有实验,缺少操作的课,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想象推理,从而认识自然规律的课。这种课有较大的教学难度,搞不好就上成看图说话,或一问一答。那么,这样的课应该如何去落实“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原则呢?如何将教学过程与科学过程、认知过程相统一呢?我们通过反复试教后的体会是:放开点,再放开点。
1初步的分析与构想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既然是“水”的总结课,其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生活中了解到的有关水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认识水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最初我们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复习上一课学习的知识——雨雪是怎样形成的?提问: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下不完?给学生提供资料片(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变化的片断),并出示思考题:①自然界里哪些地方有水?②自然界里的水是怎样相互变化的?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水在自然界里是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着”从而回答出最初的提问,让学生练习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水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订正并由教师提供一个动态的参考图布置思考题:是什么力量使水在自然界里循环运动的?
试教后觉得,教学虽然有条不紊,学生的参与度也还不错,但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汇报太过雷同。经过分析研究,又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进尝试——将看资料片时所给的思考题改为观察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不偏离最初所提问题: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下不完?让学生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水在自然界里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这一自然规律,即按照科学发现的基本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学习科学发现的一些方法。整个设计,实际上就是从问题出发,针对问题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资料片的材料),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研讨,从而认识问题、发现规律,即按“探究——研讨”的思路来设计的。但试教结果,还是未解决最初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对“探究——研讨”这种好的教学方法的精髓掌握和理解得很不够。
2放开点——多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时空
分析前面设计试教的情况,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维,学生回答内容丰富( 不过多雷同)。可以在让学生看资料片时,不给思考题,也不把思考题作为观察要求,而是让学生自由地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围绕问题收集材料(这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学生看完资料片后,把学生分为甲、乙两方,首先由其中一方将最初的问题: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降不完?向对方提出,然后,双方进行接力提问,直至学生最终发现“水 在自然界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这一自然规律。试教后,仍有一些地方令人不很满意。这样教学,虽然能让学生自由地搜集材料,针对对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并学着向对方提问题, 教学气氛比较活跃,但这种方式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学生参与度不够(多数学生不能直接参与问答,成为听众),思维仍受这种形式的约束。
3再放开点——再少一点束缚,再多一些自由
针对前面几个设计存在的不足,经反复研讨,尤其是与《小学自然教学》编辑部的刘沛生老师、张之仁老师、《四川教育》的张荣第老师等几位老师共同研究后,觉得:还可以放开一点,研究的起点不局限在“年年下雨下雪,天空中的水为什么下不完?”这一问题,给学生 多一些自由。教学思路如下:
课前要求学生观察:自然界里哪些地方有水?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汇报他们的观察情况,教师记录。教师将学生的汇报内容进行大致的分类(不一定很严密),学生分组讨论(利于学生充分参与)各处的水到哪里去了(每组讨论一类),分析汇报、补充(一个同学汇报,其余同学有补充则补充,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出示与课本图基本一致的投影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水在自然界里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学生练习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一自然规律,检查学生表述情况并用多媒体投影仪为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图,让学生联系实际回答: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课后思考:是什么力量使水在自然界里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
试教后觉得这个设计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参与研究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研究,通过与同学的研究,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其参与度、有效度、效益度均比较高。当然,这个设计,也还存在一些不易把握的地方,比如时间。
从《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这课的三个设计及其改进,可以看出:要真正落实“指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与科学过程、认知过程相统一,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不受教材表面形式的约束,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尽可能地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要充分信任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尽可能地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授之以渔。
—————————————————————————————————————————————————
注:
910中国教育交流网欢迎广大网友投论文、新闻、课件。论文、新闻投稿点最下面 “发表文章”即可,课件请发邮件jy9911@163.com。优秀课件提供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