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生物教案 初二生物教案

[初二]骨骼(人教版)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知道青少年保持正确姿势的意义。
  (2)识记人体骨骼的组成。
  (3)识记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方面:
  通过对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特点的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语言表达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对学生进行保持正确姿势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热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对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特点的分析,向学生渗透生物学观点,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重点难点
  1.人体骨骼的组成是本节的重点。因为骨骼是骨的总称,骨骼是人体的支架,骨骼使人体具有特定的形状,使脑、心脏、肝、肾等器官不易受到外力的损伤,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人体骨骼的组成,利于学生对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对人体有保护、运动、支持作用的更深了解。
  2.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因为生物进化到人类,已由四肢爬行变为直立行走,手与脚分开是生物进化的一次飞跃,而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这一飞跃的最好例证。这部分教学有利于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更能向学生展示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具准备
  人体骨骼标本、挂图、投影片、弹簧、铁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学生观察标本,分析骨骼组成。
  (3)师生共同分析、总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2.教学过程的说明:
  (1)以旧拓新,导入新课。
  本节可从复习上节知识入手:“长骨的基本结构有哪些?长骨有哪些特点与运动相适应?”这个问题起承上启下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如下导言:“骨与运动有关,但并不是某一块骨作用的结果,而是多块骨相互配合,那么骨的总称叫什么?它与人的直立行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2)关于人体骨骼的组成部分的教学。
  人体骨骼的组成是本节的重点,这部分教学可采用边观察、边总结、边对照的形式。教师可借助人体骨骼标本(或彩图二)组织学生从感性上认识骨骼,初步识记一些主要骨的位置、名称,从总体上感知骨骼,使学生对全身的骨骼组成有了基本认识,进而总结什么是骨骼?然后指导学生在自己身上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或以后教学中出现的骨的位置,如胸骨、肋骨、股骨、肱骨、肩胛骨、髋骨等,在此基础上将骨分类,组织学生总结骨骼的组成。
  这部分教学教师注意的是:
  ①在将人体骨骼分类前,应向学生交代人体分部情况(头、颈、躯干、四肢),这样便于学生归纳总结骨骼的组成;
  ②肩胛骨、锁骨、髋骨比较特殊,学生通过挂图(或标本)的观察,往往会误认为它们属于躯干骨,教师应给以解释说明;
  ③学生对骨和骨骼的概念容易混淆,认为是一回事,教师应该引导明确(骨骼是指整体,既可是全身所有骨的整体,也可以是身体某些部分多块骨连结而成的整体,如脊柱、髋骨等。而骨是个体,只能指具体的某块骨)。这个知识点也可以借用课后动动脑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区分骨和骨骼。
  (3)关于人体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部分教学。
  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比较困难,教学中教师应依据直观性原则,增加内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1)脊柱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首先教师可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脊柱侧面观,请学生动手查一下脊柱由多少块椎骨构成。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也使学生明确脊柱是骨骼。其次投影展示椎骨的结构,只要求学生认识即可,为以后学习神经调节中脊髓部分打下基础。在学生认识脊柱的基础上,教师可出示挂图,请学生观察并根据脊柱的形状分析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的名称及意义。四个生理弯曲的名称教师不用过多讲述。四个生理弯曲的意义教师可借助实物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缓冲震荡),教师可准备一个弹簧,一根铁丝演示,请学生分析哪个弹性大?哪个对力传递快?四个生理弯曲是人体内的弹簧装置吗(相当于)?有什么意义?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可以维持身体平衡,这一点缺少感性材料,学生恐怕很难理解,教师在此要深入解释,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颈曲、腰曲向哪侧弯曲?胸曲、骶曲又向哪侧弯曲?胸腔、盆腔的容积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会发现胸腔、盆腔容积变大,使人体重心后移,利于保持直立,维持平衡。
  这部分教学教师应注意强调:
  ①四个生理弯曲是由于人类直立姿势所形成的特征,教师可简述其形成过程(新生儿的脊柱只有简单的骰骨弯曲,出生三个月左右,婴儿开始抬头出现了颈曲,六个月左右学坐出现了胸曲,一岁左右学习站立、走路出现了腰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理解了为什么叫生理弯曲。
  ②儿童和青少年的脊柱发育时间较长,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脊柱易发生变形即脊柱弯曲异常,这为学生分析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正确姿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分析脊柱四个生理弯曲的基础上,学生阅读课文插图自学,了解脊柱异常的种类,共同分析其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从而使学生真正知道青少年保持坐、立、行正确姿势的意义。
  (2)足弓,这部分教材设为小字段,目的让学生了解,可请学生自学后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如为什么像三脚架三足着地,就增加人在站立时的稳定性?(站立时,仅以跟骨和第一、五跖骨小头着地,使人体重量分散在与地面接触的三个点上,这与三角形的稳定性有关)这样将生物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扁平足的成因、危害学生能理解,教师不用过多解释,只是让有扁平足学生明确其病因、危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加强自我保健即可。
  板书设计
  第二节骨骼
  一、骨骼的组成
  二、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1.脊柱
  (1)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2)作用:缓冲震荡、平衡身体。
  2.足弓
  作用:减轻震荡,增加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