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养蜂人为采蜜而一年四季四处奔忙,不失时机地抓住花时,反映了养蜂人工作艰辛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全文文句优美,适于朗读,又饱含深刻哲理。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正确理解“馥郁、萦绕、马不停蹄、千里迢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研读,感受养蜂人的生活是辛而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启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1、谈话:预习了课文,请说说什么是“赶花”?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为学习作了铺垫,创设了学习的氛围。也是有意识地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便于有效地开展教学,同时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指导。
二、初读课文,形成专题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遇到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自己开始读错或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找到一句直接概括养蜂人生活的句子,并用“——”划下来。
2、交流:
(1)读词语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②表示地点、花儿的词语(随机板画解释地点词语的含义。)
(2)句子: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艰辛的,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采用板块式设计,在初读中形成研读专题,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整体感知中进一步读通、读顺课文,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初步整体感受)──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整体(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为下一步的深入研读作好准备。
三、深入理解,自主研读
(一)研读“艰辛”
过渡:那么文中是怎样描写养蜂人艰辛的生活呢?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这方面内容的?
1、自由读课文,用符号做上记号:地点 花名 花时
2、交流: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的句式说。
3、请同桌互相完整地说说赶花的过程。并归纳重点词,能说出“马不停蹄、天南海北、异常繁忙、千里迢迢”地赶更好。
4、结合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生活的艰辛。出示地图。
5、小结过渡: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养蜂人带着蜜蜂不停地赶、赶、赶,就是唯恐误了花时。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①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
②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自由读-指名学生读-评-齐读]
6、了解了养蜂人赶花的经过,你有什么想对养蜂人说的呢?
提示:文章的前面部分还有一个词语,也是说明养蜂人艰辛的,那是哪个词?(千里迢迢 异常繁忙)
板书-说意思-述:
有人做过比较,养蜂人一年的形成等于把长城走了个来回,相当于每年走一次二万五千里长征
读句子:感受“艰辛”]……
(3)课外拓展感受艰辛
过渡:他们的生活艰辛岂止这些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情境,展开想象说说。
[生说感受,引导说出词语,板书在黑板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风雨无阻、起早摸黑、四海为家、冒酷暑顶严寒……]
[读词语-再读句子:感受“艰辛”]
8、小结延伸:但是,作者却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根椐研读专题,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以点带面开展教学。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从“路途远、地方广、不停歇”三方面领悟赶花怕艰辛——人的艰辛,蜜蜂的艰辛。并注重读悟的层次,从展示理解到深入感悟再到拓展想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学生的的情感、感悟得到逐步抬升,从而达到与文本、作者、教师的情感共鸣。另外,通过研究性阅读这一载体,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发展了学生个性。
(二)联系“艰辛”,研读“诗情画意”
过渡:养蜂队这样马不停蹄地赶花,以至于一年四季极少在家里休息,生活十分艰苦,可作者却认为是充满——诗情画意。
1、诗情画意就是充满诗画的意境,那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呢?
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认真体会,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
①与花为伴
句子1
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着花香的美丽。
②游览各地
句子1、2
有感情地朗读理解。
③与蜂为友
A、“蜜蜂和人一样,最有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懂事情,明道理)
那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划下句子。
作者举了一只工蜂的例子,那就是——(生接读:一只……蛰人啊!)
B、这段话是一个养蜂人告诉作者的,这个养蜂人是作者在陕北高原上洋槐花开时遇到的。请大家看课文第1节
老师朗读第1、2节——引:小蜜蜂又忙起来了!当我走进林子的时候,发现——(这里……跨步),引:那是怕被蜜蜂蛰呀!可养蜂人却说——(不要……蛰你),引:果真——
引:蜜蜂就是这样最有觉悟!只要——(一遇到……累死。)
④酿出蜂蜜,创造财富
……
小结:之所以说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丽的鲜花)中, ……还因为他们用艰辛的劳动酿出了(香)……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②交流,齐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实是立足前一板块,又是对前一板块的回环提升。从“与花为伴、游览各地、与蜂为友、创造财富”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挖掘养蜂人的生活不仅艰辛而且充满诗情画意,透过文字表面领悟文章内在隐藏的丰富内涵。真正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教路”与“写路”的和谐统一。同样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读悟结合、读议结合,揭示“艰辛”和“诗情画意”间的联系,使学生的感悟得到升华。
(三)整体回归,升华情感
1、揭示“艰辛”和“诗情画意”间的联系。
2、养蜂人的生活工作那样艰苦,可作者却觉得那么美好、甜蜜,那么充满诗情画意,在辛劳地赶花,其实他还在赶什么?(养蜂人就是一只艰辛的蜜蜂 甜蜜的生活)
师生交流。
过渡:本文除了歌颂养蜂人,还赞美……。
A、这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蜂儿酿成百花蜜,留得香甜在人间”,养蜂人就像蜜蜂一样用自己的辛劳创造者巨大的财富。
B、文中养蜂人写出对“赶花”感触很深的是哪个句子?你理解吗?
再次在感情地朗读:
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艰辛的,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重读课文。
【设计意图】
回归整体,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初步整体感受)──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整体(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通过揭示“艰辛”和“诗情画意”间的联系,使学生的感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水到渠成地领悟了文章的主旨,使教与学浑然一体。
【练习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录文中描写蜜蜂和养蜂人赶花的句子。
……
[小五上]《赶花》教学设计(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