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五语文教案

[小五上]古诗两首(泊船瓜洲 游子吟))(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诗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伟大的母爱。
  2.学习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具准备:
  《游子吟》歌曲录音,课文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爱,这种爱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对,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你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父母是怎样关爱你的吗?(学生畅谈)
  2.解题。
  游子吟:古时歌曲的名称。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
  3.简介作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能成功。直到45岁才中进士,一生贫困穷寒。
  二、自读诗文,扫清障碍。
  1.请大家自己读全诗,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意思,并找出不懂的词。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3.指名读诗,纠正读音。
  临行(xíng)密密缝(féng)
  4.识记生字。
  晖(hūi)左右结构。组词:春晖、朝晖、斜晖。
  三、细读诗文,理解意思。
  1.解题。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吟:轻轻地哼唱。
  2.逐字逐句理解。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①指名读诗。
  ②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慈:和善。衣:衣服。
  ③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线:穿针引线。
  ④指名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慈祥的母亲穿针引线,儿子要出门远行,赶紧把衣服缝好。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①指名读诗。
  ②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临行:快要走的时候。
  密密:细细密密。
  归:回来。
  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诗句作出解释,说明。
  意恐:生怕,担心。
  迟:晚,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
  ④指名读诗,并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临走前,母亲还在细细密密地缝着。生怕儿子在外迟迟不能回来。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①指名读诗。
  ②说出你对诗句的理解。
  寸草:小草。这里指游子。
  三春晖:这里指慈母的恩情。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晖:阳光。
  ③教师补充解释。
  言:说。寸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儿女的心意。
  报:报答。报得:报答得了。
  心:赤子的心。
  ④指名读诗句,说出这句诗的意思。
  谁说那小小的草儿赤子的心,能报答得了阳光母亲的恩情。
  3.指名读全诗,两人互说诗句的意思。
  4.从诗中的哪些诗句中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手中线”“密密缝”)(年迈的母亲手中那一针一线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心。)
  5.教师小结:这句不仅写出了慈母为将出门远行的儿子细针密线地缝制衣服的动作神情,而且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真挚感人。
  6.齐读最后一句,这里把阳光、小草分别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里把小草比作儿女的心意,把阳光比作母爱。比喻意味深远。)
  四、听录音,看画面,写想象文。
  1.播放《游子吟》的歌曲录音,展放课本中的插图。请学生想象一位母亲在儿子即将出门远行前,借着灯光为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再写下来。
  2.同学相互交流。
  五、作业
  1.背默两首古诗。
  2.搜集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记录在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