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知道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会照样子理解比喻句,知道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3、会仿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我们曾经学过许多描写自然风景的课文,你们还记得吗?
生:《黄山怪石》、《我爱三峡》……
师: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河山美的课文,第14课《桂林山水》
2、板书课题: 14、桂林山水
师:几年前,老师曾经去过桂林旅游,我觉得桂林的景色非常美,像一幅挥洒自如的泼墨画在人们面前展开;又像一曲亦真亦幻的天籁之音回旋在耳畔;更像一个瑰丽的梦,让人们仿佛置身仙境流连忘返……这,就是桂林山水。
二、新授。
(一) 学习第二节。
师: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的山水,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走进这幅美丽的风景画吧。我们先来欣赏漓江水。
板书: 漓江的水
1、听课文第二节录音,圈一圈,圈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
2、划一划,划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
3、学生边听录音边圈圈划划。
4、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生: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
板书:静、清、绿
生: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有: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5、出示句子。
6、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师生同读)
7、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漓江水的。
8、生:排比句、比喻句。
9、理解比喻句: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这句话主要写了漓江的水真绿。
(2)句中把碧绿的漓江水比作翡翠。
(3)用了这样的比喻,使人联想到翡翠颜色和光泽,感到漓江水确实碧绿、清澈、美丽。
10、学习比喻句的方法:
想一想,说一说:
(1)这句话主要写什么?
(2)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3)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11、有感情的读第二节,想一想,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漓江水?
12、对比的方法,把漓江的水和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境的西湖进行比较,突出了漓江水与众的美。
13、背诵第二节。
14、师小结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节。
师:刚才我们游览了漓江的水,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桂林的山。
板书 :桂林的山
1、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读一读,读第三节,读准读通课文。
(2)圈一圈,描写桂林山特点的词语。
(3)划一划,划出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
(4)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节。
(5)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桂林山的。
(6)背一背,背课文第三节。
2、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教师指导。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1)小组汇报,先读课文。
(2)桂林的山的特点:奇、秀、险
板书:奇、秀、险
(3)生:我们划出的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是:
出示:具体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4)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节。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师生同读)
(5)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桂林山的。
生:作者用了:比喻方法描写桂林山的。
理解比喻句(1):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1这句话主要写桂林的山真奇。
2句中把桂林的山比作老人、巨象、骆驼。
3这样比喻,写出了桂林的山奇形怪状,形态万千。
理解比喻句(2):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1这句话主要写桂林的山真秀。
2句中把桂林的山比作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
3这样比喻,把桂林的山色的美、山形的多姿多态写具体了。
(6)背一背,课文第三节中。
学生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5、师总结。
6、看录象,欣赏桂林山水景色。
三、课外拓展
照样子写句子:
例1:漓江的水清。
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1) 桂林的山水美。
————————————————
(2) 例2: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我看见过____________,欣赏过__________________ ,
却从没看见过 __________。东方明珠电视塔真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
漓江的水 清
板书: 14、桂林山水 绿
奇
桂林的山 秀
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