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人,亲人》第二自然段写志愿军同小金花告别的情景,写法与第一、第三自然段相同,其内容顺序可概括为“请客——回忆——赞颂”。根据这个内容顺序第二自然段分三层是没有异议的,但该如何确定每一层的起止呢?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案及作业设计》中把第二层定为从“你一向是人刚强的孩子啊”到“同归于尽了”,我认为这样划分不合理。
(1)回忆的内容不完整。第二层写的是回忆,小金花听到噩耗后的表现并非“送别”当天发生的事情,应属回忆范围,划归第二层,否则回忆的内容就不完整。
(2)淡化了主要人物。作者选择人物是讲究代表性的,第二自然段的主要人物当是小金花。因为小金花是朝鲜少年一代的典型代表,她虽然没有像她妈妈那样献出宝贵的生命,但她失去的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妈妈,她的勇敢、机智、坚强和爱憎分明同样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常情厚谊。当然,小金花妈妈的感人事迹是朝鲜人民用鲜血保护志愿军的又一范例,必须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个事例去体会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不过,为了突出小金花妈妈的牺牲,而把第二层划到“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人”为止,把小金花听到噩耗后令人赞叹的表现排挤在中心事件之外,显然削弱了小金花在本文的地位,削弱了主要人物完整形象的感染力,这也是不合理的。
(3)忽略了总分关系。“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这是第二层的总起句,本层就是围绕总起句中的“刚强”来写小金花的。“刚强”既表现在小金花“钻进”、“解开”、“救出”等一系列勇救志愿军老王的动作中,也表现在她听到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噩耗时,把“把脚一跺”、“狠狠地说”而没有流泪的行为之中。如果划到“同归于尽了”为止,那么第二层中的总分关系又如何理解?
那么,第二层该划到哪句炎止呢?有的老师认为,第二层作者采用的不是“总分”写法,而是“总分总”的写法,所以应分到“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这句话为止。我认为这种分法也不妥。把“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看成是总起句,把“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看成是对中间内容的总结,说第二层为“总分总”结构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只要与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联系起来研究,就会发现“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这话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总结上文又引出下句,而且重点是引出下句。我们可以假设,把“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这句话山删掉,这样,对第二层来说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没有影响,但最后一句与前文就连不起来了。这说明这句话应划归第三层,因为少了这个过渡句,第三层的意思几乎就无法表达。
由此可见,上述两种分层方法
[小五下]《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