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五语文教案

[小五上]题目:积累•运用三(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题目:积累•运用三

 

 
学习目标:

  1、背诵成语,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学习写读后感。

  学习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及小论文。

  教学时间:5课时

  课前准备:广泛阅读,喜欢读的文章多读几遍。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合作完成小论文。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成语。(在老师大概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二、提出学习任务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朗读《外婆家的石桥》,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外婆家的石桥为什么会给“我”留下美好的怀念?又为什么会引起“我”的恼恨?

  (2)  说一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五、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读后感

  学习要求: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指读题目要求,明确写读后感的作用与方法。

  1. 什么叫读后感?

  2. 写读后感有什么好处?

  3. 写读后感首先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二、出示写读后感的方法: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即感受最深的一点或机点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3、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学生讨论:如何写好读后感

  1.指名再读题目要求。

  2.同桌讨论自己的写作打算与设想。

  3.指名在班上说说自己的思路。

  4.教师适当指导。

  第三课时

  一、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二、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四、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第四课时

  作文评讲: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实践活动

  学习要求:搞小发明,写小发明论文。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是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搞一项小发明,并且把发明的过程写下来在全班交流。

  学习过程:

  一、 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1.搞一项小发明。

  2.把这项发明的过程写成论文。

  3.在班级交流论文。

  二、 鼓励合作:可与自然课的学习相结合。

  观察、试验

  三、写小发明论文或写《我的发现》。

  四、请家长给予帮助、支持。

  五、成果交流、展示。评选出优秀小论文。

  六、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向报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