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物质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确认强酸具有腐蚀性,说出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确认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3、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可用PH值的高低来表示,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4、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
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物质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
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认识;PH的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四、教具:
相关实验器材及器具,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方法:
探究式(五人探究学习小组)、讨论、实验等。
七、教学过程:
<一>、酸性物质
1、引言:钢铁、化肥、塑料、食品、药物等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用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两类基本的物质。如:人的胃液里就含有胃酸—盐酸,没有它,我们就不能有效地消化各种食物;若胃酸含量过多,又容易得胃病,需用含碱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2、设疑激趣:(1)你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还有哪些认识?(2)你能说出哪些物质呈酸性、哪些物质呈碱性吗?以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说对相当一部分(鼓励之)。
3、实验:取一瓶食醋,倒一点在烧杯中,示范一下闻药物气味的方法,然后请每一探究小组学生闻一闻食醋的气味。回答:有酸味。
4、讲解:(1)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气味飘进鼻孔来,同时告诉学生: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都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更不能用嘴尝,这是一个操作规范。(2)食醋是一种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3)出示盐酸、硝酸、硫酸,指出它们是常见的强酸。
5、提问:你们吃的水果中哪些有酸味呢?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些水果中均会有一些不同的酸性物质,所以有酸味,但酸性不是很强——叫弱酸性物质。
6、实验: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让一学生闻闻有没有酸味,回答:没有。但二氧化碳也是酸性物质(下面的实验验证),因此指出并非所有含酸性的物质都有酸味。
7、实验:课本P141的浓硫酸强腐蚀性实验演示,得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硝酸也有强腐蚀性。
8、讲解:万一不小心粘有浓硫酸之后的急救措施。
<二>、碱性物质
出示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氨水及一些碱性物质:小苏打、纯碱、洗涤剂等物质。
1、读图:P141图4-50、图4-51,认识一些强碱和弱碱性物质。
2、设问激趣:你们知道清洗脱排油烟机的工人师傅用是的什么药品吗?(讨论:大多数不知道)
3、探究实验:P142碱性物质的去污能力。
4、问:现在你们知道刚才提的问题了吗?(答:知道,是碱性物质。教师指出:大多数是纯碱)
5、归纳: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作洗涤剂。但强碱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
<三>、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Ⅰ、用石蕊试液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出示紫色石蕊试液,叫学生拿出探究小组桌上的石蕊试液,请他们辩别颜色。
1、探究实验: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分别滴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盐酸和石灰水中;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二氧化碳气体和橘子汁中;剩余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各种不同的洗涤剂中。
2、探究结果汇报:(表扬)
3、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差异性和共同性得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Ⅱ、用PH判断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1、探究小组讨论:使用石蕊试液判断物质酸碱性的优缺点。
2、讲解: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必要性。
3、课件演示:“由于土地的盐碱化和酸雨造成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演示:用PH试纸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方法及规范的操作方法介绍。
5、探究实验:请各探究小组分别测出下列物质的PH值:1%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10%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纯水、食盐水等(教师巡视,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操作)。
6、探究结果汇报。
7、讨论:从上面实验中你们能归纳出哪些有规律性的知识?
8、阅读P143-144找出规律。
9、实验P144:一半探究小组做1-5,另一半做6-10。
10、结果汇报。
11、阅读P145:“我们身边物质的PH”。
<四>、巩固训练:
1、用PH试纸测定自己唾液的PH是多少?
2、某物质的溶液用PH试纸测试显红色,若滴入石蕊试液,此时石蕊显 色。
3、纯水、食盐水的PH= 7,呈 性。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