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读《斑纹》时,我以为它是一篇思辩性散文,因为里面有好多精辟的哲理。但是,再读和细读后,才发现它原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说明文。为什么会这样呢?细想其原因,乃是作者对斑纹具有一种浓厚的情感,在她将这种情感外化的同时,我被那些优美的文字折服了,从而淡化了对它的文体的认识。 古人有诗句“润物细无声”,我想奇思妙文大概也就是这样,等到你如梦方醒之际,也是心灵透悟之时。于无声处,作者的情与理,思与辩早已沁入你的肌肤,渗透你的肺腑。 由于阅读的经验,我知道说明文有几个方面的特征,如:说明的语言、说明的对象、说明的方法、说明的步骤等。像《南洲六月荔枝丹》讲得多么具体,多么清楚!有古文引用,有数字记载,有图文彰示,作者极尽说明之能事,让人们了解了南国的荔枝。可是,纵使老师讲得再生动,到头来,我也还是只记的那么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至于其他,则无什么印象。《斑纹》则不然,读之后,它让你品之不透,挥之不去。 感悟之一:丰富的物种、多彩的斑纹 文中提到了许多动物如鲑鱼、田螺、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它们的斑纹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一连串比喻词的罗列,说明了动物身上斑纹的多样化。 在动物身上,我们早已经了解“适者生存”的道理,但是“嗜血的胃总比啃草的牙享有更快和更愉快的消化”。道德从来不能败坏肉食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素食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在残酷的生存竞争面前,斑纹就凸显出它对生命的呵护的意义。斑纹无处不在,多姿多彩。正是由于这一点,自然界才显得五彩斑斓。 感悟之二:抢眼的文字,震撼的效果 “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蛇,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这种打破常规的文字,以它特有的个性显示出一种创新的力量。如果换用正常的句式:蛇以它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长句语义丰富,但是拗口难读。长短句的转化,化繁为简,简洁明快,突出语言的硬度和力度。我们很难从类似的硬气和大气的语言中去相信它是出自一位柔弱的女子的手笔。 “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原来是这样——长颈鹿之所以向空中发展以致成为最高,是因为要使斑块(大到砖石模样的斑块)展示出令人瞩目的效果!长颈鹿身上的斑纹,竟然还有这么一种生长学说,实在是闻所未闻! 另如《虫子》:“虫子在灯影下被烫伤,扑腾,滑落。一如思想,在时空中逆行,穿透虫,成蝶,成蛹,成一支旧时的童谣。……收藏起昨天的飞,前天的固执,伪装成如此委琐的样子,蠕动。” 文中类似的语句随处可见,特别抢眼。读后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感悟之三:特殊的说明,意味深长的蕴涵 从有关蛇的传说,到对它胜利的剖析,让人了解到如下内容:①它是个几何爱好者②它是弱视者③他是天才的舞蹈家④它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⑤最感兴趣的事物是鸟⑥它终生生长。 可是这些内容,我们在认识过程中,不是象读一般说明的文字。对于一般人眼中最厌恶、最恐惧的蛇,作者同样怀有一种敬畏。然而,理性的剖析掩盖了感性的认识。她让我们看到了蛇对天堂的仇恨,看到了蛇调动人视觉变化的“s”形移动,看到了它的斑纹的作用。原来,说明文还可以这样写呀,真是匪夷所思。 文章从蛇写到鱼类、兽类、自然以及人类。说明了斑纹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
[高一必修五]亏她想得出--读五彩斑斓的《斑纹》(苏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