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励,报仇雪恨的故事。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 作品简介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 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494年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三、 介绍相关的知识:
1、 一副对联
一个成语卧薪尝胆
2、 欣赏相关的图片 展示课件
四、 学习以下知识 (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
1、 词类活用
2、 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3、 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4、 通假字
5、 文言实词 知 复 当 劝
6、 文言句式 倒装句 省略句 判断句
7、 重要句子翻译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五、 学生总结课文大意( 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六、 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 展示课件)
七、 欣赏课文 ( 展示课件)
八、 写作特色(学生讨论后 展示课件)
九、 作业
[高一上]《勾践灭吴》教案2(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