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必修2]采薇(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诗经·小雅·采薇》诗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薇:野豌豆。
2、亦:作语助。
3、作:初生。
4、止:语助。
5、玁狁(xiǎn yǔn):我国古代民族名。春秋时被称戎狄。一说秦汉时为匈奴,隋唐时为突厥。
6、柔:嫩。比喻进一步的生长。
7、烈:忧貌。
8、聘:问,问候。
9、刚:坚硬。
10、阳:阴历十月。
11、疚:病。
12、来:慰问。
13、彼尔维何:尔(nǐ),花盛貌。
14、常:常棣,樱桃。
15、路:辂,大车。
16、騤騤(kuí):马强壮貌。
17、腓(feí):庇,掩护。
18、翼翼:娴熟。指马训练有素。
19、弭(mǐ):弓末的弯曲处,以骨为之。
20、鱼服:鲛鱼皮制的箭袋。
21、棘:急。
22、依依:茂盛貌。
23、盬: (gǔ),息,止。
[评析]
    这是一首征战归来的边防士兵所赋的诗。诗中反映了士兵的征战生活和内心感受。末章抒发归途遇雪,忍饥受渴的辛苦和悲伤,诗味最浓。本诗选自《小雅》。"小雅"是正的意思。《采薇》注释2
    《采薇》,诉说了戍边战士远别家室,饱受战争之苦,最后虽然踏上了回家之路,但是信息不通,前事难料,心中十分伤悲。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mu4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ji4居,猃狁之故。
    薇,野生的豌豆苗,嫩叶可食用。较有名的采薇故事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充饥的故事。后世有《采薇图》(南宋·李唐)。同样有名的就是这首《采薇》诗。此外,诗经中还有《草虫》等诗,也提到采薇之事(“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作,长出,生出,作有开始的本义。止,句尾语气助词。曰归曰归,说是回家呀回家呀,一说语助词,无意义。岁,年,年年岁岁,一岁一枯荣。莫,暮的本字,日落草中。
    靡,无,没有。猃狁,玁狁,北方少数民族,亦即后来的匈奴。遑,闲暇。启居,启通跽,ji4,即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相对于坐。居,坐。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柔,肥嫩。烈烈,如焚。定,止。但我以为应该是安定,后面也提到“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因此无法使人传递家书。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刚,粗硬,老,寓示着季节发展。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盬,gu3,止息,了结。启处,同启居。孔,非常。疚,痛苦。来,安抚,慰问。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jie1。
    尔,通薾,花盛开貌。维,语助词。常,棠棣的简称。华,花。路,同辂,lu4,古代的一种大车。斯,语助词。君子,指军队将帅。戎车,兵车。牡,架车的雄马。业业,形容马之高大。定居,应同启居。捷,通接,交战,短兵相接的接。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騤騤,形容战马的强壮。依,乘坐。腓,fei2,隐蔽。翼翼,战马整齐。教材说整饬chi4,不妥,整饬为动词。弭,mi3,弓末弯曲处,此言弓末用象牙装饰。服,通箙,箭袋。此言用鱼皮做的箭袋。全句指兵器精良。棘,同亟,或急。孔棘,非常紧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思,语助词。雨雪,教材没注。但不能理解为小雨夹雪。诗经中的“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属北方气候,少有这样天气。所以“雨”当作动词,读作yu4。
【赏析】
    1.仍然是重章迭句的整齐句式,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与“采薇”之主题非常贴切,适合采薇之左顾右盼寻寻觅觅节奏。我们可以想象出诗歌前三段,士兵们一边采野菜,一边用歌声诉说心中的苦衷。我们要在反复的诵读中仔细加以体会。
    2.古人评价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我们从《蒹葭》中可以体会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能表现得这样含蓄,这样有分寸,是这首诗的优点。小雅怨诽而不乱,后人概括为“怨而不怒”,也是一种分寸感。孔子说,诗可以怨,就是可以通过诗来宣泄自己的怨愤,但是要有分寸,不能剑拔弩张,不能“怒”,否则就不是艺术了。我们从这篇《采薇》中可以充分体味到这一特点。
    3.结尾一段,为什么被誉为千古绝唱?一是情景交融,把戍边战士的伤悲放在自然背景上描写。二是这种情景交融是错位的,正如王夫之所评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据《世说新语》记载,谢安、谢玄叔侄俩讨论诗经中哪句最佳,谢玄认为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却说,不如“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訏谟,xu1mo2,宏谋,大计。猷,you2,谋划。这两句的意思是“有伟大的计划就定为号召,有远大的政策就随时宣告”。这反映了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在审美趣味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