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要求:
1.体会本文把爱国主义的基本思想,蕴藏在壮丽山河风光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之中的特色。
2.学习本文以空间转换为说明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的写法。
3.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二、教学设想:
1.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美景。
2.欣赏三峡的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3.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讲析课文:
这段解说词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们继续沿川江而下”到“具有各自不同旋律和节奏的乐章所组成”),对三峡的情况介绍及总体评价。
作者首先从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中对三峡“高峡出平湖”的未来的畅想写起,引人对三峡的介绍。先介绍了三峡的地理位置,总体概述三峡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的特点,然后自然转入下文的分别介绍。
第二部分(从“瞿塘峡从奉节县的白帝城”到“啊,西陵峡,……写不尽啊,唱不完……”),依次介绍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瞿塘峡从奉节县的白帝城”到“啊,瞿塘峡!……写不尽啊,唱不完……”),介绍瞿塘峡的人文景观。作者概括这是三峡交响乐的第一乐章,为之起名“英雄颂”。
首先介绍瞿塘峡的地理位置和全长,接着通过唐朝李白和戴叔伦的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瞿塘峡景色的雄奇。
在对自然景观描摹的同时,作者从艺术性、思想性两个方面介绍了瞿塘峡岩壁上的碑刻。碑刻之多、字大如斗、笔法洒脱遒劲,显示了我国文化艺术的高超水平。对冯玉祥的题词,从内容上进行了阐述,表达了祖国山河不容侵犯的情感,激发了读者(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
对古栈道遗址及悬棺葬的介绍,强调了施工条件的险恶,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最后,运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对瞿塘峡的景观作一总括,“一路雄风唱高歌”。
第二层(从“过大溪”到“家喻户晓”),介绍巫峡的人文景观。作者概括这是三峡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作者认为这是“美妙的插曲”,为之起名“云雨吟”。
作者还是从引用一些吟咏巫峡的有名的诗句开始,介绍巫峡的幽深秀丽的自然风光。写巫山十二峰的美,着重写的是云的美,以加深读者(观众)对巫峡幽深秀丽的景色特点的了解。
接着引用了神女峰的传说,为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加了读者对这段景色的神往。对孔明碑的介绍,更使景色增添了几许历史的幽深感、厚重感。
对香溪的介绍作用也是如此。屈原、王昭君的史实与传说交织在一起,使人产生了许多美丽的逻思。
第三层(从“西陵峡全在湖北境内”到“啊,西陵峡,……写不尽啊,唱不完……”),介绍西陵峡的人文景观。作者概括这是三峡交响乐的第三乐章,为之起名“勇士赞”。
作者依然从引用一些吟咏西陵峡的有名的诗句、民谣开始,描绘西陵峡险峻的形势,介绍了三大险滩之险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历史,介绍了其中的一位突出的代表——大禹,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险滩之路,也是英雄成长之路。
第三部分(从“峡尽天开朝日出”到结束),是本回的结束语。由行踪自然过渡,转人下一部分内容的介绍。
这一部分,总结全文,歌颂了三峡给予人的精神力量,指出我们的人民正在谱写一首比三峡交响乐更加伟大、壮丽的乐曲。
(二)解说词特点: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本文无论是在材料的选取裁剪上,还是在把握对象的特征详加说明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以介绍巫峡的文字为例。在介绍巫山十二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时,作者不惜花费笔墨描绘云,而对于峡内其他的一些景色的介绍则借墨如金,全部省略了。这是因为巫山十二峰最能体现巫峡幽深秀丽的特点。作者首先从这一段狭长弯多、迂回曲折的地形给人的感受上引出幽深的特点,从山高峰多、云雾绕绕的景象上引出秀丽的特点,使人直观地感受着巫峡幽深秀丽的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内容的介绍,则使观众的感受又增进了一层。如引用唐代诗人元镇的诗句,来衬托巫峡的独特风光;通过对神女峰传说的介绍,表现了人们对历史上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的尊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发了读者(观众)对祖国的感情。
电视片解说词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要有视觉形象感。本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还是以介绍巫峡的文字为例。在介绍巫峡独特的自然风光时,这一段景观除了画面展示外,还需详加说明才能使观众深刻理解,否则镜头一晃而过,观众仍不知其内蕴,岂不可借?为了让观众能看清景象,同时能领略自然风光的特点,作者引用了两段诗句来加深观众的印象,增强内心的感受,从而产生认同感,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加视觉形象性,如,“那飘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是烟非烟,是云非云,使巫山群峰显得更加富丽多彩”。
对孔明碑的传奇的介绍,表达的是人民对英雄的仰慕。它不但增强了视觉形象性,而且把观众的情感由对平面的画面的直观感受引向了对历史的深造的思考之中,增强了解说词的思想性。
解说词从本质上说是说明文,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自由的说明文。因此语言中既可以运用相关的说明方法,又能综合各种表达方式,以增强说明效果。这在本文中都得到了反映。如在说明巫峡是大峡时,有这样的句子:“巫峡西起四J;1省的巫山县大宁河口,东到湖北巴东县的宫渡口,全长四十公里。”其中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又如从宏观上介绍三峡的地形时,有这样的句子:“三峡像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卷;……,••三峡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三峡倒更像一部辉煌的交响乐。”这其中又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的说明既清晰可靠,又形象生动,令人意趣盎然,回味无穷。
(三)语言特点:
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特别是议论和抒情,从而深化了作品的爱国主义主题。
本文的议论,精到深刻,从而使说明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感染力。如对于碑刻的评论:“从这些字大如斗、笔法洒脱道劲的历史碑刻,可以看出我国文化艺术的高超水平。”
本文的抒情富有感染力。解说词中出现了大量的直接抒情的段落,这一方面体现了解说词这种体裁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是《话说长江》具有亲和力的重要原因。“零距离”的解说风格,抒情内容的直接交流,对于渲染气氛、激发读者(观众)的情感,起到了极好的催化、感染、熏陶作用,也深化了解说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抒情还构成了结构上的回环效应。如在对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独特的人文景观介绍之后,作者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接抒情,“从古到今,洋洋洒洒,写不尽啊,唱不完……”从内容上来说,是总结;从情感上来说,是升华;从结构上来说,则是几次回环,使结构显示出一种疏密有致、变化中求严整的美感。
(四)课后练习:
1.本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解说词的内容,从而体会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特点。参考答案:
在抓住事物的特征介绍事物上,本文较有特点。以介绍巫峡的文字为例。在介绍巫山十二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时,作者不惜花费笔墨描绘云,而对于峡内其他的一些景色的介绍则惜墨如金,全部省略了。这是因为巫山十二峰最能体现巫峡幽深秀丽的特点。作者首先从这一段狭长弯多、迂回曲折的地形给人的感受上引出幽深的特点,从山高峰多、云雾绕绕的景象上引出秀丽的特点,使人直观地感受着巫峡幽深秀丽的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风土人。简历史文化的内容的介绍,则使观众的感受又增进了一层。如引用唐代诗人元镇的诗句,来衬托巫峡的“幽深秀丽”的独特风光;通过对神女峰传说的介绍,表现了人们对历史上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的尊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发了读者(观众)对祖国的感情。
2.本题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从一些细微处体会解说词的语言风格。参考答案:
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特别是议论和抒情,从而深化了作品的爱国主义主题。
本文的议论,精到深刻,从而使说明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感染力。如对于碑刻的评论:“从这些字大如斗、笔法洒脱道劲的历史碑刻,可以看出我国文化艺术的高超水平。”
本文的抒情,富有感染力。解说词中出现了大量的直接抒情的段落,这一方面体现了解说词这种体裁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是《话说长江》具有观众亲和力的重要原因。“零距离”的解说风格,抒情内容的直接交流,对于渲染气氛、激发读者(观众)的情感,起到了极好的催化、感染、熏陶作用,也深化了解说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抒情还构成了结构上的回环效应。如在对霍塘峡、巫峡、西陵峡的独特的人文景观介绍之后,作者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接抒情,“从古到今,洋洋洒洒,写不尽啊,唱不完……”从内容上来说,是总结;从情感上来说,是升华。
3.本题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影视文学要有形象直观性的特点。参考答案:
在介绍巫峡独特的自然风光时,这一段景观除了画面展示外,还须详加说明才能使观众深刻理解,否则镜头一晃而过,观众仍不知其内蕴,岂不可借?为了让观众能看清景象,同时能领略自然风光的特点,作者引用了两段诗句来加深观众的印象,增强内心的感受,从而产生认同感,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加视觉形象性,如:“那飘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是烟非烟,是云非云,使巫山群峰显得更加富丽多彩。”
对孔明碑的传奇的介绍,表达的是人民对英雄的仰慕。它不但增强了视觉形象性,而且把观众的情感由对平面的画面的直观感受引向了对历史的深途的思考之中,增强了解说词的思想性。
[高一下]壮丽的三峡(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