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

[初二下]中国石拱桥(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向沙漠进军 


1、复习、巩固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进一步理解说明方法在说明事物过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心句和支撑句之间的关系。 
2、了解沙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人们征服沙漠采取的措施。树立向困难作斗争的思想。 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两课时。 
3、文章第二部分是重点,可以在讲课前让学生列出结构提纲。 
4、第一课时,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划分段落.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并落实第二 部分的结构提纲。 
5、第二课时,复习举事例、作比较、列数据三种说明方法,学习打比方、作诠释两种新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限制性词语对说明事物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了解中心句和支撑 句之间的关系。 
6、在复习或学习说明方法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揣摩。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落实第二部分的结构提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学生思维。 人类要生存,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就必须同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包括同自然灾害 的斗争。沙漠蔓延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因为它无情地吞噬土地,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 据统计,全世界有六十三个国家受沙漠之害,总面积已达二千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中国, 而且还在以每年五千八百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扩大。长此下去,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将有 百分之十四的人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三分之二的人将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我国也是长 期受沙漠化困扰的国家。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树立同各种困难作斗争的决心。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他 是浙江绍兴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技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 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 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方面,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著 有 论文多篇,并重视和带头参加科学普及工作。著有《竺可桢文集》。 这篇文章是竺可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为了我们认识沙漠、改造沙漠提供 了有益的经验。 
二、解题。 

    课文题目是一个口号式的标题,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鲜明地表达了这篇文章的写 作目的。 
    题目不仅揭示了全文的内容,而且成为划分全文层次依据,同时还提示了文章内容 的重点。看到题目,读者必然提出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 沙漠进军的前景如何? 

三、内容分析。 教师提问:根据解题,文章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阅读,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一第3自然段,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人类必须向沙漠进 军。这一部分用国内外事实,回答了为什么向沙漠进军的问题,摆出了向沙漠进军的根据或 理由。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一第12自然段,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这一部分不仅说明人类 向沙漠进军的种种办法,而且分析了采取这些办法的科学根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说明我们征服沙漠的美好前景。这一部分特别强调了“在社 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成为现实”,语气坚定。 教师提问:第一部分哪一句话最重要?为什么? 第一句话最重要,因为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说明的。 教师分析:为了说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文章列举了国内国外两个 实例。

  分析这两个实例应当注 意从以下几点: 

“摇篮”和“荒漠”对比,说明沙漠危害之大。所谓“摇篮”就是发源地,当然是富 饶的地区。这样的地区,竟然“部分”地受到风沙的侵占,可见沙漠危害之严重。 
时间上的比较。地中海沿岸经“两三千年”风沙的侵占,部分地区变成了荒漠,而 我国榆林地区,从清朝乾隆年间到解放前,就已经造成“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了”。这不过 两百年的时间。这说明什么?前者是风沙自然造成的,后者则是由于“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 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造成的,是人为的原因。人类破坏自然,一定受到 自然的惩罚。 前者因为是风沙自然造成的,所以用“侵占”一词,含有强行占据的意味;后者是人为 的原因,使风沙有隙可乘,因而用“侵入”一词。 
  教师提问: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内容是怎样向沙漠进军。这一部分可以分几层, 每一层的内容应当怎样概括?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风沙的进攻和人类的防御(4—6自然段)。 

  第二层:人类怎样根本治理沙漠,就是如何利用水来向漠进军(7-10自然段)。 

  第三层:巧妙地利用沙漠,使它为人类造福(11—12自然段)。 这一部分每一层在说明人类向沙漠进军时都抓往了沙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治理沙漠。 

  第一层,沙漠逞强施威的武器是“游击战”和“阵地战”,人类就利用风沙的这个特点, 用培植防护林对付“游击战”,用植树种草对付“阵地战”,说明防御风沙是在分析风沙进攻 的特点基础上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二层,在说明“取得彻底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之后,人类分析出沙漠地区含有 充足的地下水源这一特点。那么利用这一特点,人类就可以变防御为进攻,使沙漠彻底改变 面貌。 

  第三层,在说明人类利用沙漠时,也是科学地分析了沙漠地区“风力很强”日光“特别 强烈”,“日照时间又特别长”的特点,然后利用这些特点,使沙漠成为一种资源。这种向沙 漠进攻,又比利用水改造沙漠更具主动性,科学性。 以上分析,突出说明,人类征服沙漠必须依靠科学知识和科学分析。“过去人类没有能 征服沙漠”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实际上,第二部分就揭示了这个原因。 

  教师提示:在分析第二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落实这一部分的结构提纲。 这个结构提纲是第二部分内容的条理化,这样的结构顺 序既符合事物本身的内在条理,也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同时说明,人类认识事物,必 须科学地分析事物的特点。 教师提出:文章的第三部分紧扣题目,用富于鼓舞性的语言说明人类征服沙漠的光辉前 景。 

  四、小结。 我们给文章划分结构,必须依据文章的内容。内容上的联系就是结构上的关系。本文就 是以为什么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会有什么前景这三个问题构成了文章 的内容,那么也就成了文章三个部分的结构关系。第二部分在分析沙漠的三个特点的基础上, 以防御、进攻、利用为内容主线构成了它的结构关系。 上面说的是文章大的结构关系。另外,还要注意小的结构关系,如比较关系、层进关系 等。比如,文章第一部分,前面已经分析,第2、3自然段在说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 然敌人之一”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印证的,并且用“摇篮”与“荒漠”这种演变上的比 较和时间上的比较,用词上的比较来说明问题,使人们认识上逐步深入。文章第二部分,御、 进攻、利用是层进关系,说明人类对沙漠认识上的提高和治理上逐步科学化。

   五、布置作业 

文章用哪些说明方法?我们学过哪几种?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从文中找出主要的句子,分析一下文章是怎样解释。说明这些句子的。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在进一步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复习举事例、列数据、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学习打 比方、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掌握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了解什么是中心句、支撑句及其相互关系,并懂得它们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了解限制性词语加强说明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分析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现在我们复习上下。 学生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教师提问:这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说明文要用说明方法。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哪些 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 学生举例回答。 

举事例。文章前两部分几乎每一自然段都举出了实例说明问题。举实例不但使文章 内容非常具体,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使读者印象很深。 
列数据。比如,文章在说到培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御风沙的“游击战”时,说“风 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运用数据可以使说明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科学 性。 
作比较。文章举国外事例作说明时,就用“摇篮”对:“荒漠”作比较,对比鲜明, 说明沙漠的肆虐程度。 
  二、内容分析,学习新知识。 教师提示:文章还用了作诠释和打比方两种说明方法。诠释的意思就是解释、说明。有 的时候,作者提出一个看法,读者并不明白,这就需要对这种看法作必要的解释、说明,使 读者清楚这种看法的含义、提出的根据等。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打比方可以使 事物或事理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易于理解。 

1.作诠释。文章第1自然段提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的看法。读者 对这个看法会感到新鲜、陌生。因此下面两句便对此作诠释。“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 断地斗争。”一句,从时间之长说明这个看法的根据。“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 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一句,从斗争的结果说明 这个看法的根据。 教师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诠释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2.打比方。例如:把沙漠比喻成“敌人”,把沙漠的进攻手段比喻成“武器”,把沙漠 进攻的方式比喻成“游击战”、“阵地战”等,都是打比方。打比方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用来 比喻的事物是人们都熟悉的事物,二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上面举的例子就是这样的。人 们把危害人类生存的沙漠比喻成“敌人”,把它危害人类的种种方式用“游击战”、“阵地战” 作比,都反映了人类对沙漠的厌恶和憎恨的感情。由此可见打比方不但可以使事物或事理形 象化、具体化,还直接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感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文章以诠释和举事例为主综合运用说明方法,是为了全面、深入地阐释事理,使读者易 于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 教师提问:在第1自然段中哪个句子最重要?其他两句与这个句子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第一句最重要。因为它是这一段的中心,它表达了该段的中心意思。 这叫中心句。其他两句对这句话起支持的作用,表现为对该句句意做出必要的解释。这样的 句子叫支撑句。运用中心句,使全段的每句话围绕中心句展开,内容更显得集中,结构也更 严密,同时在这两方面还给读者以提示。支撑句的运用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中心句,把握全 段的内容。 要注意的是,中心句的位置可以在句首,也可以在句中或句尾,有时还需要读者去归纳 概括。但有一点,是不是中心句,应看它是不是集中表达了全段的中心意思。 

  教师指导学生举例说明中心句和支撑句及其作用。 

  教师提示:说明文是科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要加强文章的科学性,在用词上就必须十 分注意。比如: 

1.“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为什么要加上“之一”?能不能去掉?回答 是:不能。因为它反映了一种客观实际,即人类的自然敌人很多,沙漠只是其中一个。 

2.“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要用“产 生和发展”这样一个动词性的并列短语?用一个动词行不行?不行。因为文明的发展有一个 过程,这个并列短语正反映了这种过程。没有“产生”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产 生”也没有多大价值。 文章中用了大量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在加强文章的科学性、准确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这两 句话加点的词都是限制性的。“最顽强”不但点明了沙漠这个“自然敌人”的性质,而且把 沙漠归入最难于战胜的“自然敌人”的范围之内。正因为它“最顽强”,才有下一句的“不 断”,“不断”也就是同“沙漠”必须作长期斗争。 
“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很强”。“很”限制说明“强”的程度。有了“很”字,下 面才能谈到利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从文章中再找一些例子进行练习,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三、小结。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而以诠释和举事例为主,并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目的是 让读者易于把握和理解。不同的说明内容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内容的组织和表述也就更严密,更科学。 中心句和支撑句的运用,是为了使内容表达集中而明确,结构条理而清晰。我们抓住了 中心句,并分析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便可以迅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 限制性词语的运用是为了加强说明的准确性。我们要结合课文加以体会。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从文中各找一个例子,说明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根据课堂上的分 析、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