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六语文教案

[小六上]清新明快淡雅平实——《第一场雪》教学赏析(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像一首清新明快的歌,也像一幅淡雅平实的画。并不激越高亢,也不绚丽多彩,但歌声是支老师自己的歌声,色调是支老师自己的色调。似乎可以说,清新明快是支老师教学的基调;淡雅平实是支老师教学的主要特色。
  这里的“《第一场雪》教学实录”,是支玉恒老师1989年在全国阅读教学观摩大会上为参赛教师所做的示范课。这节课,给全国的小学语文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人们犹在兴致盎然地谈论着。在教学中,支老师以他挥洒自如、灵活机智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进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支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是:首先“整体入手,初理全文”——宣示学习目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为深入细致地进一步阅读作了铺垫;第二,“变序教学,读中引悟”——从成都儿童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心理,由学生认为写得最美、最感新奇的“下雪部分”学起(巧妙而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充分运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关于朗读后面还要详述);第三,“大胆取舍,以少求多”——用极其简练的手法处理课文第一、四段,支持了重点段的详学、精学;最后,“介绍背景,画龙点睛”——掌握最佳时机揭示写作背景,破释了题意,深化了主题。从整个教学构思来看,支老师的安排是颇具匠心的。他既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驾驭课堂进程;又能切合实际地设计教法,启发学生读、悟。支老师讲得不多,主要是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过渡,重点之处强调,思路阻塞之处疏通。所有这些,又往往是通过“读”来解决的。
  对语文教学中的“读”,过去研究得很多。但如支老师这般娴熟地运用却很少见到。他对读的要求是有层次地逐步提高。第一遍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内容梗概;第二遍读,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第三遍读则是让学生吟哦揣摩,既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又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读中的轻、重、缓、急、虚、实、浓、淡、刚、柔、隐、现,均扣紧语言文字,而又不离整体形象。语言幽默而得体,教态庄重而自然。支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谁能把雪“读得很大很大”,谁能把山村静夜“读得很静很静”,谁又能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看来,学生只有把自己置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和作者心灵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去体会、去想像、去思考,方能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形似散而韵味浓。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美丽的雪景中。
  教学是科学又是是艺术。教学的艺术化也许是对教学的更高要求,但任何艺术之花必定根植于肥沃的土壤上。支老师有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可贵的是他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第一场雪》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簌簌”这个词,支老师查阅词典,请教同事,引证实例,课堂上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作者两次使用“簌簌”的不同意义。他对课文中“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等许多作者匠心独运的句子,都煞费苦心地钻研琢磨,课上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支玉恒老师的教学实践,自始至终与教学研究结合得很紧。他肯动脑子,肯下功夫。似乎可以说,他的教学实践正是教学研究的结果,他的教学研究又正是教学实践的产物。理论来自实践,又返回去指导实践。近几年来,支老师在全国各地上过许多观摩课,慕名而去听过课的教师逾数十万,大家感到他的课值得咀嚼、回味,不仅使自己看到了怎样教,而且使自己思考,为什么他要这样教。一堂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课,给大家打开了思路,开拓了教学研究的空间。这里我们姑且把支老师的教学风格概括为实、新、活、深、巧几点。
  一是实在。支老师教的语文课,是名副其实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读书课。学生在“读”中求懂、求通、学会、会学。“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由于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以及文章思路的逻辑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味”,回味出语言文字、文章的余音、余韵和余意来。支老师抓住了“读”这个基本训练方式,以读引思,以读悟法,从读学写。以读为基础、为纽带,使语文教学的其他多项训练也得到了落实。支老师执教《第一场雪》中的“读”,曾在成都会场上引起了轰动。这一课的重点段(二三两段),他基本上没“讲”什么,所有的问题(如对词语的理解、对句子的剖析、对结构的认识、对情感的体会、对内蕴的领悟、对表达方法的学习等等),都是通过读来感受、来把握的。一、四两段更是仅用读来解决的。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智力劳动和情感体验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他的课堂教学没有任何形式主义的“走过场”。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美丽的雪景,但怀疑学生所说的是事前所准备的。他立刻停止了这项活动。这种坚决的求实态度和断然改变原定计划的教学作风,在一千多人的公开教学的情况下,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反映了支老师务实、求实、朴实的一贯教学风格。
  二是新颖。支老师对每一课书的教学都有新的创造、新的追求。求新不是追求新奇,而是在求实的基础上的相机变化。教学是科学,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学也是艺术,教学过程中的有序、变化、和谐与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情感性及新颖性,都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他的《第一场雪》,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变序教学、重点与非重点的详略不同处理手法、放在课尾的画龙点睛式的背景介绍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1991年支老师在哈尔滨教学时,针对“冰城”学生熟悉冰雪的实际,把教学的重心放到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现这美丽的雪景之上,抓住那些乍看平易而可推敲的语句,让学生琢磨、品味,从而使学生不仅通过语言文字“重温”了美丽的雪景。而且领悟到这美丽的雪景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三是灵活。在求实、求活的基础上,支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很“活”的,不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支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拨是很有功夫的。何处点拨,何时点拨,如何点拨,都有讲究。在学习“雪后”一段时,支老师用富有激励性的口气说:“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儿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个学生读得尚好,支老师颇为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她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儿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呢?”一个孩子读得反而不如前者。支老师又非常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把我们带到了雪地边上,这位同学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都开怀地笑了。用这样的语言来进行情绪激励,提出学习要求,作出学习评价,取点好、时机好、方法好,不但风趣幽默,也使学生成为情景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完成某项训练任务的被动接受者。再如理解“预兆”这个词,支老师连续运用反诘、归谬等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词语间的细微差别,得出正确的学习结果。据我来看,这种点拨至少有下列作用:一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所缺乏的必要的知识背景,使之顺利地完成由已知向新知的过渡;二是给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以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略加指点,几经回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三是给学生思维活动导向、牵线搭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向深层。
  四是深刻。支老师的课,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语句的内蕴,绝不停留在表面情节之上。对比两个“簌簌”的不同用法,不但区别了词义,而且使学生体会了不同事物的不同动态;两个细节(“银条儿”、“雪球儿”)的讨论,不但让学生体会了雪景的美妙,而且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了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呈现的不同质感,领悟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和精确巧妙的遣词造句;课程最后的背景介绍,不但回顾了课题,体会了作者情感,而且一下子大大地深化了中心思想,使“下雪”这种看起来是纯自然的现象,与人们的情感世界,与国家的经济生活联系了起来;研究“山村静夜”怎么又有那么多声响,不但使学生理解了“以动衬静”这种反衬的写作技巧,而且隐隐地溶入了“静中寓动、动中寓静”的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拓宽、加深了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五是巧妙。支老师非常讲究教学设计,又具有很强的课堂调节、机变的能力,这就使他的课堂出现了许多灵巧、奇妙的教学活动。上述的一些例子,已经对这一点有所反映。我们再来看这一个细节:上课不久,支老师请学生发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两个学生发表了两种见解。支老师马上让学生根据这两种说法讲一下课文怎样分段。这样一个短短的教学环节,不仅使课文主要内容有了两种不同但都正确的表述方法,而且带出了两种不同但也都正确的分段方法,同时还使学生明白了内容表述与结构分析的有机联系。这样的教学活动,肯定不是课前设计就绪了,而是上课时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节增加的,从方法到效果确实都很巧妙。这里再说一下背景介绍的时机。如果不是放在最后“画龙点睛”,而是像常规那样上课一开始先介绍背景,就会与体会作者情感、与深化主题完全脱节,成了一种无用的形式。同样一个教学活动,安排在不同的时机,效果全然相反。构思之巧妙,可见一斑。方法是知识更高阶段的抽象。支老师对教学方法运用之妙,在于他丰富的知识涵养,还在于他对教材钻研得很深。所谓“得心应手”“心领神会”,即对教材以心领悟之,真正弄懂了,弄通了,方能“神会”,方能言运用巧妙。
  我认识支玉恒老师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听过他不少课,读过他不少文章,也曾在刊物上评论过他的课。支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成功的。他的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他的文章也都具有相当高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支老师担任过教师、校长、教研员、教研室主任,但他始终不脱离教学实际,经常亲自上课,不断从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也从广大教师那里学习新鲜经验,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他善于把别人的经验和书本知识经过消化、过滤、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几年来,他撰写了逾百万字的论文并出版了专著。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学者型的优秀教师。这也是广大教师应该逐步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