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词造句】
[幽静] 幽雅寂静。例:这座山地僻而高峻,所以相当幽静。
[断断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例:小巷深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叫卖声。
[陌生] 生疏,不认识或不熟悉。例:来到陌生的新环境,他心里有些不安。
[微弱] 微小而薄弱。例:病人还在危险期中,昏迷不醒,气息微弱。
[纯熟] 指功夫深,非常熟练。例:李明的英语讲得纯熟流利。
[水天相连] 水和天连接起来。
[清幽] 秀丽、幽静。例:在清幽的月光下独自漫步,实在是一种享受。
[恬静] 很安静。本课指由于想象或向往某种情景,脸上表现出专注、平静的神色。例:她从恬静的梦中醒来,发现周围没有一个人。
[陶醉]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例:山上迷人的风光,使她深深地陶醉了。
[琴键] 风琴、钢琴等上面装置的白色或黑色的键子,按动琴键就能发出琴声。
[微云] 很薄很薄的云。
【近义词】
幽静(宁静)清秀(秀丽)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陶醉(沉醉)
【反义词】
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苏醒<昏迷> 纯熟<生疏>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词义辨析】
[幽静清幽] 都有幽雅、美和静的含义。“清幽”的“清”,有“亮、清朗”的意思。课文中指月光那么亮,那么美,也给人宁静的感觉。而“幽静”则没有这样的意思。
[陌生生疏] 都是形容词,都含有“不熟悉”的意思。“陌生”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初次接触而不认识,不熟悉。“生疏”指对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接触过,因时隔久远而又不熟悉了。此外,“生疏”可指情意疏远或感情淡薄,“陌生”不能
【难句讲解】
1.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断断续续”,说明弹得不熟练。因为环境的幽静,所以贝多芬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这琴声把他吸引住了。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这句话既表明盲姑娘想听贝多芬的演奏,又让哥哥不要因为这件事难过。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而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姑娘的话说明她对音乐有很强的理解力,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
4.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5.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陶醉”,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了。这句话说明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是多么的美妙!
【佳句赏析】
1.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好像披上了银纱”、“清幽”描写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接起琴键来。
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这是一个平静的大海的月夜。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这样联想,从侧面描写出了贝多芬的琴声,融进了他心中强烈的感情,美妙动人。
【内容提要】
本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秋天的明月夜,走进简陋的茅屋为穷兄妹俩弹琴的故事。他触景生情,谱写了著名的《月光曲》。
【章法结构】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节):讲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
第二段(第2、3节):讲贝多芬在茅屋外边听见琴声。
第三段(第4—7节):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
第四段(第8—10节):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
【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讲了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表现了他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爱。
【写作特点】
课文在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加进了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使文章表达的感情更深刻。
学习要点提示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幽静”“陶醉”造句。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后三个自然段。
[小六上]《月光曲》综合资料之一(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