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六语文教案

[小六上]《詹天佑》一文的爱国主义教育(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语文教学深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做法是很多的。下面以《詹天佑》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介绍背景,渗透爱国。
  小学语文有些课文所写的人或事,离现在较远,教学时如果不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学生对课文内容就很难理解,思想教育也随之成为泡影。《詹天佑》这篇课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在教学时,向学生讲清了时代背景:京张铁路修筑于清朝末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受着帝国主义的欺负。科学技术又很落后。当清朝政府一提出修筑京张铁路时,帝国主义就百般阻扰。他们要挟说“如果清朝政府用本国工程师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顾问”。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挑起了修筑铁路的重任。他不顾帝国主义的种种刁难,克服了恶劣的气候和险恶的地势等重重难关,经过艰难困苦的施工,提前两年完成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给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也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詹天佑能挺身而出,挑起重任,自然会产生钦佩之情。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提早完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这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引以为荣的。由此民族自尊心便油然而生。
  二、抓重点词、句,深化爱国
  每一篇文章都有重点词、句,如果能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学,反复的阅读思考,学生不但对课文内容能深入理解,同时还能受到思想教育。《詹天佑》一文中,我认为有一些句子是值得重点理解的。如“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话讲的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因为这是中国人靠自己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一条“争气”路。这条铁路修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声誉。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藐视,提高我们的自信心。“表现出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这一句话我是作为重点来理解的,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思考,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当然,理解重点句,还必须与课文整体有机地联系,如果离开整体,抓只言片语,学生就不容易感受到重点词句所蕴含的美,也领悟不到真正的含义,更谈不上受到什么思想教育。所以,我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学生除了反复地朗读这句话以外,始终把当时当地的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简要地说出老师介绍过的时代背景,找出当地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如“詹天佑在恶劣的环境下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等内容,让学生认真地读、想。这样,在学生了解了当时当地的情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这一句话就较容易,从而使詹天佑这种伟大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心里。又如:我把:“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感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这句话与最后一小节“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两者对比起来理解,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朗读、对比,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自豪感,深为这位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感到自豪。
  三、反复朗读、体会爱国。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课文,陶冶爱国热情,教学此课时,我注意到了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片断及全文的反复朗读。
  1、重点片断的朗读。《詹天佑》一文中,第二、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教学第二段时,我要求学生先自由朗读“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认为怎样;帝国主义者则表现如何”的句子。再请几位学生进行个别朗读。最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使学生在朗读中领会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欺侮、压迫我国的历史条件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工程师,从而受到熏陶感染。教学第三段时,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勘测铁路”这一层。先由教师范读,由学生找出詹天佑是怎样说、怎样做、怎样想的句子,然后重点朗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识到:詹天佑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能与工作人员同甘共苦,表现出他高度的爱国热情。
  2、全文反复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重点片断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使学生在朗读中产生共鸣。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詹天佑为祖国争气,回击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而感到兴奋、自豪。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了以詹天佑为榜样,立志长大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绝不给自己的祖国抹黑。
  我通过这几条途径,教学《詹天佑》一课,受到了极佳的效果。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而且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