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四语文教案

[小四下]《桂花雨》(苏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执教:丹阳市实验小学 陈跃红 

一、背景导入,揭示中心句。

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花雨》

生:读题

师:桂花雨非常的香,再读——

生:再次读题

师:(深情地讲述)作者琦君在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她身在异乡,却常常想起家乡的桂花。课文一开头,就写到“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出示在黑板上)为什么呢?

生:因为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

(教师出示句子“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在黑板上,并指名一学生读)

生: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教师提醒读出儿化,学生再读)

师:(点“迷人”二字)迷人是什么意思呀? 

生:迷人就是令人陶醉。

二、品味香气迷人.

师:香气味儿令人陶醉。怎么使人陶醉呢?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认真自由朗读第二节。)

生:课文中说“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没有不”就是说全都浸在桂花香里了。

生:我觉得“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可以看出很多家都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师:同学们,刚才这两个同学发现了同一句话,看(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浸”本来是指一个东西泡在水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里是指沉浸。

生:就是说人们都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师: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感受?

生: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呀!

生:桂花真香呀!我都想摘一些下来泡泡茶!

生:如果我在吃饭,我会觉得饭都特别的香。

生:我真得想多摘一些下来,做糕饼、桂花卤、各种好吃的。

师:其实你用不着摘,琦君的母亲会送给村上的你们!

生:我觉得这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上的人都分享到了。

师:是呀!村上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沉浸在桂花香里。这时,请你们再次来读一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读)

师:我刚才看到你边读边摇头,请你来读!

生:有感情地读

师:都要陶醉了。还有谁来读?(一生再读,更有感情)

师:是呀!此刻人们都浸在桂花香里了!(板书:“香“)现在谁再来读一读指板书:“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一学生闭着眼睛读了一遍)

师:你怎么闭着眼睛读呀?

生:因为我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三、学习摇花乐。
 
师:真是香啊!前后左右的邻居们都陶醉在桂花香里了,琦君一家呢?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节?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说一说? 
 
生:这节主要写了琦君缠母亲摇桂花。 
 
生:这节主要写了缠母亲摇桂花、怎样摇桂花、和父亲的一首诗。 
 
师:你真会概括。还有谁来说! 
 
生:这节写了摇桂花的情景。 
 
师:刚才第一个女生说小时候琦君缠母亲摇桂花,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我听出来你把“大”字读得特别的高。好,现在你们就是童年的琦君,我就当“妈妈”,谁来缠缠我?
 
生:(娇声地)“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你开始急了。
 
生:(撒娇般地)“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你迫不及待了。
 
生:(皱眉着急地)“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生:(欲哭似的)“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哟!看你无奈地都快要哭了。你们这么缠想干什么呢?
 
生:我想早点看摇桂花的情景。
 
生:我想看看那桂花落下的美景。
 
生:我想闻闻那香香的雨。
 
师:摇桂花是件大事。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大家快来摇吧!(学生做动作摇)
 
师:这时你是什么心情?
 
生:分别说:“高兴、快乐、开心”
 
师:好,让我们一起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你来喊一喊?
 
(三位学生喊。)
 
师:你们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播放动画的桂花飘落的情景约二十秒)
 
师:(深情地)此时此刻你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沐浴着缤纷的桂花雨,你想到了什么?请拿出笔,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话写出来。
 
(音乐声中学生写并交流)
 
生:我终于看到桂花雨啦!沐浴着这桂花雨,我都要陶醉了!真是太美了呀!
 
生:那朵朵桂花就仿佛是一个个金光闪闪的萤火虫,向我纷纷飞来,我跳起来喊:“太好看了!”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呀!
 
生:我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愿望,看到了迷人的桂花雨,真想这一刻永远陪伴着我。那黄色的小花落满地,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师:好,那就让这一刻在你的心中成为永恒。
 
生:我还说一个比喻,飘落的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生:啊!桂花真香呀!飞舞的桂花如同金色的雪花。这幅美景让我陶醉,真想天天闻到桂花香。
 
师:对呀!桂花如雪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生:这是一场纷纷扬扬的桂花雪呀!我沉醉在其中,不由翩翩起舞。“桂花雪!桂花雪!你快快下吧!”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喊着。
 
师:你们想象真丰富呀!桂花雨在你的眼中又变成了桂花雪。真的使小琦君陶醉了。这时,你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最后一句读得那样轻,看来你真的陶醉了。谁再读?
 
生:读
 
师:同学们通过想象,读得真如陶醉一样。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
 
师:小琦君陶醉了,那她的父母亲呢?(引生齐读: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这首诗请各自再读一读。(生读)谁来读?
 
(有三位学生读,读得很有感情,教师评点最后一位学生“梦”字读得很甜。)
 
师:课件出示:(在摇桂花的这一天,白天,花雨缤纷。晚上,夜深人静,小琦君梦见          ,多甜啊!)
 
生:她会梦见自己在吃桂花糕、桂花卤。
 
生:她梦见桂花丰收的情景。
 
生:她梦见自己随桂花雨一起翩翩起舞。
 
师:是啊!摇桂花非常的快乐!梦多甜呀!
 
生: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和桂花一起飞舞。
 
师:对,正如你们所说,她梦见了摇桂花的喜悦,桂花的丰收,摇桂花一家人的欢乐。(板书:乐)这时(指板书)你再读读“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除了香,还有什么?
 
(三名学生欢快地读,然后全班齐读)

四、品味生活香浓。
 
师:是啊!梦里是香的,现实生活中更香。
 
(出示第四节,音乐起,让一学生读,接着请三位学生反复读最后一句话)
 
师:同学们看,有这样两句话。出示:(1、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前面一句是十几家邻居浸在桂花香中,后面一句是整个村庄浸在桂花香中,范围扩大了。
 
生:这两句都写香的。
 
生:我发现这两句都有“浸”,我认为是同一个意思?
 
师:她认为是同一个意思,你呢?
 
生:我觉得前一个只是浸在,后一个是指渗透进去了。
 
师:对呀!桂花香还渗透到了桂花糕、桂花卤里去了。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是桂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而下面一句是全年都浸在花香里了。
 
师:一年中除了闻花香,还能尝花味,吃上桂花糕、桂花卤,这一棵桂花树让大家一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丰收的喜悦中,全村老老少少的其乐融融中。
 
五、感受乡愁。
 
师:(深情怀念般地)后来,作者离开故乡,到了外地。从此,童年的摇花.乐没有了,丰收的喜悦又那么遥远。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师饱含深情的范读(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的金桂。”)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母亲其实非常想家乡的那棵桂花树。
 
生:琦君的母亲认为家乡的桂花比外地的要香,要好。
 
师:这里的“金桂”就是“金贵”,为什么母亲心中的桂花树如此金贵呢?
 
生:因为母亲也很怀念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日子。(该生眼睛湿润了。)
 
生:可见母亲非常的思念家乡的桂花。
 
师:这棵桂花有童年的欢乐。
 
生:(哭着)因为这桂花是全家人悉心照料的,包含着母亲的心血,所以外地桂花比不得。
 
师:桂花里有母亲的欢乐,母亲的辛劳,也有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板书:情)这树如此金贵,其实就是母亲的根哪!(板书:根)
 
外地的桂花再也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根”哪?深深地扎在故乡的泥土里!琦君漂泊台湾,年纪大了,她多想叶落归根啊。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会梦见什么呢?
 
生:她会梦见一家一起摇桂花的情景。
 
师:甜中带着苦涩。
 
生:她会梦见尝美味的桂花糕。
 
师:可是她不能回到故乡了。
 
生:会梦见一家人在一起快乐的情景。
 
师:梦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让我们一起来读:“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学生低沉、深情地读,进入了情境)
 
师:(教师带着无限地眷恋讲述并朗读)琦君很多作品都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情。对家乡有深深的眷恋。她在《烟愁》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配乐逐行出示: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分情,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师:你想说什么?
 
生:琦君永远不会忘记故乡的。
 
师:是的,现在琦君.已经80多岁了,为了寻根,去年她又回到.故乡,喝一杯故乡的桂花茶,尝一口故乡的桂花糕,听一听那熟悉的乡音,看看美丽的山山水水,不禁泪水涟涟。其实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营造的思乡情中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