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知识性 认读4个生字,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性 以读促悟,以读激情,通过感悟和积累优美的语、句、段培养学生语感 情感性 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具、学具 课件 学习内容 教学程序与策略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与教后反思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1、欣赏战争中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生活的图片 2、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字词质疑,引导全班讨论答疑 游弋:(军舰)在海上巡逻。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 祈盼:祈祷、盼望。 3、 文中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三、细读第一部分(1-4节),了解战争 1、 轻声读文第1—4节,圈出作者所描写的地方(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2、 感兴趣的同学请起立朗读相应的自然段 3、 自由读文,同桌交流完成下表: 地点 原先美好与宁静 现在的景象 大海 沙漠 夜空 学生读课文交流(A、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B、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4、全班讨论完成表格 (1) 说说原先是如何的呢?(大海—海鸥的乐园,沙漠—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2) 谈谈现在又如何?(游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不速之客;轰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地雷的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3) 把原先和现在的放在一起写,这种写法叫什么?(对比) (4) 从这样的对比中你意识到什么?(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5) 质疑: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中原有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在每节末尾都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同学们,你们能回答这是为什么吗?(围绕战争的罪恶说) (6) 师补充板书:把表格中的“现在”改成“遭战争破坏后” (7) 指导朗读:你觉得应该 学生小组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总结。 学生畅所欲言,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 四、激情朗读第5节,升空情感 (1) 激情朗读“这究竟是为什么?” (2) 作者在课文的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让我们带着对战争的控诉和抗议来朗读第1-4自然段。 五、教师总结 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句话?(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 1、 试着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2、 从这节中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的体会,用你自己认为合适的情感读第五节 3、 指导朗读: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是种种不安宁,让我们发出对和平的呼唤,一起高声朗读第5节吧! 4、 师导:在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联欢会,会上世界儿童代表签署了《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5、 出示《儿童和平条约》,全班齐声诵读:“儿童和平条约”,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我们希望,我们祈盼,我们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祈盼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 让饱受战争之 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习内容 教学程序与策略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与教后反思 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二字概括,就是“和平” |
[小四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