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3.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丑菊吗?知道它和一般的菊花有什么区别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丑菊》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眼中的丑菊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谈谈初读感受。 4.质疑问难。 (1)“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组内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3.班上汇报交流。 (l)感悟丑菊的外形美。 ①理解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②点击课件,电视屏幕上显示丑菊美丽的样子。 ③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要怀着对丑菊的喜爱之情来读。 (2)感悟丑菊开花时的特点美。 ①理解有关语句。 ②点击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丑菊开花时的动态之美。 ③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3)感悟结尾句的含义。 ①谈一谈对这句的理解。 名:指姓名或外表。 实:指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的特性。 “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这句既是对丑菊的评价,也告诉人们,不管你的名字或外表如何,但内在的品质一定要美,不要华而不实。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受的启发。 ③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落花生》一文,说说在写法上,你从这篇课文学到了什么? 五、延伸拓展(任选一项完成) 1.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写下来。 (提示:从知识上、思想上、写法上等方面谈。) 2.课下观察一种植物,看看从它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写成一篇习作。 |
[小四下]丑菊(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