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的美景。
能力要求:想像诗歌描绘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想像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简单介绍作者
1、 同学们知道苏轼的情况吗?会背他的古诗吗?
2、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情况。
3、 一起背诵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 学习生字
“惠”的读音;“蒌蒿”的读音;“豚”的读音要强调。“惠崇”是和尚的法号。
三、 解题
“春江晚景”是一幅画,作画的人是惠崇。这首诗是苏轼为画题的。
四、 初步了解诗的大意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然后派代表在班内发言。
1、 分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抓住是什么时候的景象,“鸭先知”重点词语。
2、 有感情读这两句诗,注意节奏。
3、 分析“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芦芽”先理解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知道的字义,然后小组派代表说诗句意思。
4、 有感情读这两句诗,注意节奏。
五、 老师带领同学欣赏这首古诗
这首诗用丰富的想像描述了画中的景色:早春的天气、盛开的桃花、戏水的鸭子、满地的蒌蒿、吐出嫩芽的芦苇以及画面上没有出现的河豚。这首诗,诗中有画,更加丰富了画的内容,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这课书有两首古诗,我们学习过的《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画中的景色。下面我们再学习一首,写的是现实中的春景,这首诗的题目是《江南春》。
二、 简介作者
1、 背杜牧的诗,说说他的情况。
2、 教师补充情况。
三、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区分前后鼻音。
2、 记清字形,强调“郭、酒、旗”的字形。
四、 自学古诗。
五、 全班讨论古诗的意思
知道哪句说哪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完整。
六、 请一位同学串讲诗意
七、 看图引导欣赏本诗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诗人抓住江南春天的山与水,城郭与村庄、动景和静景的映衬,描绘了烟雨迷蒙、佛教盛行的的迷离色彩,引人遐思。
八、练习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小四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