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
2、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4、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说作者,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散文——《桂花雨》。先认识一下作者。
2、(课件)指名读,了解作者飘泊的一生。
4、琦君写的桂花雨到底写一件什么事呢?又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
二、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
三、谈收获,引出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学习句子,初步感受母亲对桂花的情感。
四、再读课文,,把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划出来。
1、学生默读课文,找句子。
2、重点研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解读“浸”
解读“整个村子”
解读“全年”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读句子,想象情境,让孩子们入情入境。启发孩子体验到摇桂花的快乐、香甜、幸福、温馨等。
六、再次回读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想一想,母亲、琦君还会怎么说。
用句式说话。这里的 ,也比不上 。
七、在音乐中深情朗读最后一节。
1、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还会想起什么呢?(故乡的村民、小伙伴、糕饼-------
3、这浓浓的思乡之情一直伴随着作者,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八:结语。
九、拓展阅读:
1、《烟愁》节选: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的根扎在故乡,扎在祖国。
2、推荐几部琦君的作品
板书: 桂花雨
摇桂花 思乡情
香甜 幸福
快乐 牵挂
温馨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