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一课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对本课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理清思路,直奔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写了哪几样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然后教师设问:“这个故事中最扣人心弦,最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哪儿?”引导学生直奔课文重点段(第4——5自然段)。
二质疑问难,探究感悟
第4——5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充分展示了老麻雀“勇敢”与“胆怯”相互交织的性格两重性。如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这种性格上的矛盾,然后结合语境去主动探究产生这种双重性格的根源,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是从以下四个环节把学生思维步步引向深入。
⒈比较句子,领会含义。教师出示下列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比较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飞到猎狗面前。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中所包含的三层意思:①写出了老麻雀飞下来时快疾的样子;②写出了老麻雀一心想拯救幼儿的急切心情;③写出了老麻雀的果断勇敢坚定的形象。一言以概之,一个“落”字写出了老麻雀为拯救幼儿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
⒉前后对比,发现矛盾。教师引导学生再将第四自然段的第2、3句话连起来读读,鼓励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矛盾。学生自然会问:“既然‘落’字写出了老麻雀的英勇,那么它为什么还会绝望地尖叫呢?”
⒊结合语境,体会矛盾。老麻雀的这种“勇敢”与“胆怯”的矛盾性格在第5自然段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所以教师不要急于马上却解答疑惑,而应引导学生精读第5小节,结合语境去体会这种矛盾性格存在的普遍性。学生在读思议中还可以体会到“掩护”与“发抖”,“搏斗”与“呆立”等行为中都展示了其中的矛盾,从而产生了急需解疑答疑的学习内驱力。
⒋探究寻根,破译矛盾。老麻雀矛盾性格的产生根源潜藏在第5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中。此时老师仍应充当“向导”的角色,领着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寻根,促其“自圆其说”。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庞大凶狠的动物,从力量上讲老麻雀决不是它的对手,与之搏斗,老麻雀是不堪一击的,这样非但救不了幼儿,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要赔上,所以内心十分惊恐不安。但是,老麻雀为了使幼儿有脱离危险的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飞下去,勇敢地与凶恶的猎狗搏斗,并设法赶走猎狗。“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指老麻雀对幼儿的一种深切的关爱,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为了幼儿,老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它宁愿放弃自己安全的处境,甚至不顾牺牲自己的生命,是这种爱给了老麻雀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老麻雀置身于凶残猎狗与弱小幼儿当中,产生其矛盾性格的根源也就寓于其中。但这不仅没有损害老麻雀的形象,反而使它的形象显得更真实,更丰满,更高大。学生在探究寻根,破译矛盾的过程中,自然会感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着的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以读导写,内化迁移
课文的作者虽然不是故事情节中的主要角色,但他在扭转狗鸟争执的险峻局面,促使两麻雀转危为安,起到了关键作用。课文只在结尾写道:“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我”是目睹了狗鸟之争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却只字未提,只是在课文结尾作了一个巧妙的提示。学生通过质疑问难,探究感悟,已读懂了课文,此时再从“我”最后的举动中完全可以推测“我”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教师可设计下面的小练笔,使学生在写中加深理解,激发情思,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
看着这惊心动魄的狗鸟之战,“我”被老麻雀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想到这儿,“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在括号里要求学生真实具体地写出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这也是本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
四改写结尾,触发新思
作者的仁慈是故事的结尾富有喜剧色彩,但这个故事中如果没有人的主宰,那么结局会如何呢?在动物间的争斗中,弱肉强食的血腥场面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教师可进一步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假设当时作者不在现场,那么狗鸟争斗的结果将会如何?让学生改写文章的结尾,要求想象合情合理。不管两麻雀的结果是祸是福,都会引发学生更多更深更新的思索,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精彩一笔。
[小四上]质疑问难探究感悟——《麻雀》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