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四语文教案

[小四上]题西林壁(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前两句,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获得个性化的独特体验。
  那么,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作者为什么要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苏轼放眼庐山,远近高低从很多角度去看的时候,他惊叹庐山风景的瑰丽,山崖的陡峭,山谷的幽深,那么庐山的面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呢?他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庐山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
  
孩子们齐声回答“只因为在庐山中。”“只因为在庐山上,所以——”“不认识庐山真面目”“真面目 就是指庐山的全貌”  那么,从这两句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呢?鸦雀无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置身在某一件事情中,自己不知道对错,可是——”“别人知道我们的对错!”
  “ 是啊,那你再读最后两句,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孩子们这次又沉默了。理趣诗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类似的感情体验,他们很难体会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我恨不得拿出粉笔把我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但是,那样做,孩子仍然是不理解啊。
  
“作者后两句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由衷的抒发自己的感受,作者前面的情感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是怎么看也看不全庐山的美景,同样的,我们有时候看问题看不全面,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很难分辨事情对错吧?”有的孩子试探着问。”是啊,那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孩子的反应也机敏起来。“那就要走出庐山,看问题也是如此,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把问题看清楚吧”
  最后,我让仔细咀嚼,联系你的生活经历,写一写你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看法。 
  其实在理解后两句诗时就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来讨论体会,但因为借到的班级学生不是特别善于说,怕出现冷场,所以把这个作为课后作业来更进一步理解诗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