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高三上]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夏、商、西周三代以青铜铸造为代表,以玉器加工、纺织、陶瓷、漆器制作使用为重要表现的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手工业全面发展的原因及重要影响;夏、商、西周商业、交通和城市发展情况及相互关系。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农业是夏、商、西周三代的主要经济部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带动了商业、交通、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第一个经济、文化高峰。

2.夏、商、西周三代奴隶制经济繁荣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奴隶的辛勤耕耘劳作是最重要的原因,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夏、商、西周三代各个经济部分发展情况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并简明扼要地归纳、概括、梳理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特点及作用,从而强化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夏、商、西周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的各种变化,渗透政治课中有关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有关原理,通过三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渗透有关地理知识,加强跨学科综合创新意识的培养。

3.通过引入甲骨文材料,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论驭史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夏、商、西周的农业;2.商、周的青铜铸造业。

难点: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社会生活相互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初步尝试采用构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协作会话,调动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大要素,力争使学生能主动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教学要点

一、夏、商、西周的农业、牧业

1.三代农作物种类、耕作技术

2.农业工具的改进

3.生产关系(奴隶和农民)

4.畜牧业发展、作用

二、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1.青铜器的加工、用途

2.玉器、纺织业

3.陶瓷、制漆业

三、商业、交通和城市

1.交通业的发展

2.商业概况

3.三代的都城

教学思路

1.构建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靠主动地探求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基于以上认识,本教案试图通过向学生提供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脚手架),把复杂的重复性的事物分解、抽象出共性的东西,以便于学习者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

2.为适应研究性学习和3+X考试的需要,本课的讲述试图通过政治、历史、地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并适当介绍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使学生能把微观知识与宏观知识结合起来,居一隅而知苍穹,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

3.通过本节课对若干经济问题的剖析,反思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经济中的一些问题,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某种借鉴的东西,学史明智,鉴古而知今,从而使历史学习更接近学生认知的“最邻近区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发轫和源头。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至三代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请同学思考:①三代各自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夏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商是奴隶社会的发展,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高峰,在这之后的春秋则是奴隶社会的最终瓦解。它的启示为:A.新陈代谢是大自然、人类社会的永恒规律;B.社会的兴起、高潮、衰落与大自然中能量的聚合与释放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出社会、自然有其相联系的共性,可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去诠释纷繁多变的历史。②三代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据学生回答归纳:A.政治制度:禅让制——世袭制——政治分封;B.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奴隶主所有——西周奴隶主国有的井田制;C.分配机制:氏族公社人人平均——贫富分化——夏商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西周,天子得贡赋,奴隶主榨取奴隶全部劳动成果,一部分交贡,一部分享用;D.社会伦理关系:氏族公社时的人人平等——夏商代的奴隶、平民、奴隶主——西周宗法制的产生。③从三代末期的三个著名暴君的下场,思考导致朝代灭亡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A.从背景上看都发生在王朝的末期;B.从根本上讲是奴隶制的局限;C.从现象上看,国王素质低下,残暴昏愦,沉缅声色犬马,任用奸佞,造成政治、经济上矛盾重重,彻底丧失人心,使外部属国乘机取而代之。正所谓“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靖在民乐,天下大乱在民穷,天下衰亡在民怨”,特别突出了老百姓的处境与态度对一个朝代的兴衰至关重要。以上是我们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规律性认识。正是由于三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较之原始社会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故全面推动了三代经济的发展,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夏、商、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探讨夏、商、西周的农业和畜牧业问题,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归纳一下农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如下:

①作物品种繁多,后世的主要作物这时大都有了,“五谷”最具代表性;

②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发展;

③耕作方式,采用奴隶和农民大规模的集体耕作;

④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

⑤饲养家畜很多,殷墟中出土不少牛、羊、马、豕遗骸,甚至还有大象;

⑥农作物产量增加,有比较多的剩余,酿酒业发达。

从以上这些农、牧业发展现象,我们来概括一下农业发展表现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我们梳理历代包括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A.生产工具的改进;B.水利工程的兴修;C.耕作技术的提高(包括耕翻、选种、密植、轮耕、施肥、保墒、浇水、治虫等技术环节);D.农作物品种的培育与引进栽培、经济作物的推广;E.耕地、粮食、人口的大幅增长,仓储设备与技术发达;F.优良畜禽品种的培育推广等;G.农业书籍的流传。

我们再来探究我国的农业成就与局限:

①从成就看,农田大量开垦,种植作物都属适合温带大陆半干旱地区耐旱性农作物,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风格,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时至今日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从局限性看:中国农业长期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滥采滥伐之上,造成了中国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生态严重破坏,大批动植物灭绝,西北地区戈壁化日益严重,沙尘暴时常肆虐北方的严重恶果。另外,小农经济保守、分散、规模小、无活力、科技含量小都使农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传统农业对户籍的严格限制,也使人民安土重迁,扼杀了人与人的交往,从而大大延缓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精耕细作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人口恶性膨胀及未成年人丧失教育权等。总之,反思中国农业的经验与教训,会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由此也可体会到历史其实也有其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我们探讨了三代农业的表现及一般规律,也就是着重解决历史学习中“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要深入一步、进一步探讨三代农业发展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夏、商、西周三代的农、牧业为什么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①农业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是君王恣意淫乐的物质保障,因此,三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殷墟甲骨文中有关问询农业生产的卜辞达千条以上。观黍、祈年、求雨等农事活动,商王必亲自举行大典。相传西周的始祖弃就是一位农业高手,先后被尧和舜封赏,号曰后稷,被后人奉为谷神。稷俗称小米,古喻为百谷之王,因此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历代帝王在皇宫南门都要设左庙右社两个祭祀场所,每年都要举行谒拜祖先和谷神的大典。

②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促进三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虽然奴隶制极其野蛮,但是透过现象,应看到其对生产力促进的本质,由此也可告诉我们判断一个制度的好与坏最重要的标准为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三代奴隶的辛勤耕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证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夏、商、周三代畜牧业的发展也是有其特定原因的:

A.由狩猎发展而来的畜牧业成了肉食品的主要来源,得到统治者的提倡。

B.战争、运输需要大批牲畜出力。

C.名目繁多的各种祭祀,每每要杀几十、上百甚至成千的牲畜作为牺牲,需求很大,“牺牲”这个词当时指祭祀用的牲畜,今天引申为为了某种事业而献身的意思,安阳武官村大墓就最直观体现了奴隶主的残暴和奢靡。

D.田猎工具改进,能捕获象、虎等大兽饲养。商代的田猎集休闲娱乐、训练军队和经济型豢养动物于一体,格外受到重视。

下面我们再来探讨史料的问题。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最重要依据之一,教科书上所讲的史实、概念、结论、线索、特征等都以史料和考古发掘的客观物质作为主观判断之依据,史料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证实历史,没有丰富确凿的史料,历史就变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之类的玄想,因此同学们应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下面举两例请同学思考。

①《史记》等史书都记载了夏朝最后一王夏桀和商朝最后一王商纣在王宫里各挖了一个大酒池和后妃大臣不分昼夜地尽情嬉乐,许多人醉死在池子里,对此你能提炼出哪些信息,得到哪些感想?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一方面说明奴隶主贵族把腐化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夏商两代农业确实发达,有大批粮食可用来酿酒,同时也体会到汤、武革命,顺天意,应民心,实属必然。

②甲骨文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商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最直接生动的材料。

一个人顶天立地,谁有这么高的威严?只有国王,这是王字,反映上层建筑。

是众,太阳下三个人在劳动,反映了奴隶集体耕作,是生产关系的表现。

是牢,里面的动物是牛,把牲畜关在栅栏里,今天演化成关人的牢,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是田,反映农田阡陌纵横的情况,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其次,我们再来探究三代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情况。为什么称夏、商、西周三代为青铜时代?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夏代青铜铸造已具有一定水平,传说夏铸九鼎,后来鼎成为国家的象征。商、西周是青铜制造的繁盛时代,青铜铸造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因此三代称青铜时代。

三代为什么大量生产青铜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左传》讲,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商周社会最重要的两件大事,青铜铸造主要为此服务,因此,三代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和兵器。

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是什么?通过播放录像“三代的青铜文明”,师生共同归纳:

①生产规模大,组织为“作坊”,集中在王都,由官府垄断。安阳小屯殷墟作坊遗址面积达1万平方米,陶范三四千块。

②技术精湛,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制范、浇铸、修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分工组织和冶炼技术,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冶金史上的崇高地位。

③品种多,数量大,按用途可分为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工具、乐器、车马器等,商王妃妇好的大墓,出土了四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

④产品质量高,迄今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一是司母戊鼎,为现今世界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八百三十多公斤,另一是四羊方尊,造型奇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⑤商周青铜器上还铸有文字,如“毛公鼎”上有字四百九十七个,被称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先进,同甲骨文一样,是研究商周文明的重要依据,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也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青铜器不愧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去历史博物馆看司母戊鼎实物,相信一定能大饱眼福。如此宏大精美的文物,世所罕见,你知道它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吗?通过放录像,鼓励学生发言,整理如下:第一步,熔炼,将矿石和锡、铅放入陶制炼锅里,炼到一千度化成液体;第二步,浇铸,将金属液倒入雕刻着各种花纹或图案的陶范里,冷却后,稍加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诞生了。在当时每个炼锅只能熔炼12公斤青铜液体,浇铸此鼎就需要七十三个炼锅,如果每个锅是四人操作,就需要近三百人,这些人必须抓紧时间依次浇铸,否则铜水一冷却就会失败,可以说在这个大鼎身上凝聚着奴隶们的智慧、汗水和血泪,也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协调组织能力和高超的冶炼技术。

除了青铜铸造以外,商周的手工业发展还有哪些表现?

学生作答后,教师归纳:

①玉器加工,雕刻精美,数量多,安阳妇好墓出土七百多件,造型之华美,令人叹为观止。

②纺织品很丰富,西周出现了平纹、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

③陶瓷业的发展,商周遗址发现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业的一次飞跃。

④制漆达到较高水平,商的漆器出现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装饰性、防护性很强。以上反映出商、西周手工业全貌,产业多、分工细、产品精是商周手工业的特点。

最后,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三代的商业、交通和城市。

先请同学们读书,回答三代商业、交通和城市发展概况。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①交通,有一定规模,交通工具种类多,道路发达,出现了邮驿制度。

②商业,商朝人善搞流通,因此后世将此道人称为“商人”,当时出现了以贝为材料的货币,以朋为单位,10个贝串起来为一朋。商都有专门经商的场所“九市”。

三代都城都是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面积大,人口多,有较完备的市政设施。

三代的饮食、服饰、家居等社会生活内容,同学们可通过小字阅读加以了解。

再请同学们思考: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这五个方面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达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同学们在学习中不应孤立地去看,而应联系起来诠释。

【课堂练习】

1.从晚商墓葬挖掘来看,大小墓葬中普遍随葬酒器,这一史实反映了

[    ]

A.商朝农业生产较发达 B.商朝人生活水平高

C.商朝奴隶制趋于瓦解 D.商朝人用饮酒祭祖

答案:A

2.商朝农业发达主要依靠

[    ]

A.奴隶制生产方式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农作物品种增加 D.良好的自然环境

答案:A

3.“鼎”是代表权力和地位的礼器,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    ]

A.商周时代    B.春秋时代

C.夏代 D.战国时代

答案:C

4.以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朝牲畜用于食用、拉车、祭祀

B.青铜器主要是兵器、礼器

C.商周时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D.商周产生了原始陶瓷业

答案:C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夏、商、西周三代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知识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体会和运用,以使自己能真正完成从被动吸收到主动探究角色的转变,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我们把有关经济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便于同学们顺应同化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