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B案)
一、针对教师的建议
(这些问题,教师也许都没有在课堂上直接对学生讲出来,但它影响教师的观念、思维,从而也就间接地影响学生)
1.关于重要的原理及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这里的原理主要是指教学中涉及到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新、旧社会制度的交替,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
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具体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尝试探究现象背后的规律。因此,教师如何运用教材中的内容,按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来设计教学,取舍教材,引导学生感受、探究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从整体上看,本课教材的编写已经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教师可以把线索再突出一些。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生产工具的进步是最重要的;在生产关系各要素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最重要的。经济基础表现为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经济),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般指我们所说的政治〕。
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第Ⅰ、第Ⅱ层的内容□只能“隐性”出现,不能直接讲出来,第Ⅲ层是从教材中抽出来的内容要点,可以具体生动地让学生感知。由于这些知识要点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本课的难点,也是本课主旨之一是用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的重点内容,可以选择两个:一是铁器的广泛使用及其对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侧重于经济),另一个是商鞅变法(侧重于政治)。
2.关于一些概念《或称名词》
在本课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初一学生难以理解的名词,如:生产力、奴隶主国有土地制度、私田、地主阶级、封建地主,封建统治、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徭役、县制等。对这些名词,该如何处理呢?显然,对学生逐一解释不是明智的做法。一概不解释,又会使学生对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产生困难。针对学生疑问最多的概念,不用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地予以解释可能比较合适。通过努力,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阅读、理解教科书的障碍,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历史的思维方面,放在整体地理解历史方面,而不仅仅局限于局部,局限于对个别词、句的理解上。
3.一些可以向学生渗透的观念。
①本课教材通过铁器的广泛使用,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阐述了历史上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要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商鞅变法,阐述了人类变革社会现状,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活动,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以宏观地看成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渗透给学生。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对都江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②让学生懂得,文字资料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而历史文物也是一种重要的认识历史的方法。同时,历史文物还有相当高的价值。
本课出现的重要文物图片有《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湖北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织品》、《战国漆器》。
指导学生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感受文物的价值。
4.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①读图、识图能力。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用图带动学生感受历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图:
a.文物图。如《战国时代的铁制工具》、《湖北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织品》、《战国漆器》。
b.想象图(创作图):如《商鞅舌战图》。
C.历史地图:Ⅰ.示意图:《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
Ⅱ.分布图:《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和商业城市图》。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类型的图,结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②通过讨论,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且,在讨论、评价商鞅变法时,可以用现实中的事情触发学生的灵感,反思历史,使认识达到飞跃。例如:可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作类比,让学生对商鞅变法有更直接的感受。
③鼓励学生尝试、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
例如:a.在欣赏文物图片时,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文物价值的看法。
b.在观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时,让学生探讨都江堰的设计原理及工作流程。
C.在观察《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和商业城市图》时,可以以丝织品的产地为例,让学生把当时和现在的丝织品产地作对比,探讨其中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还可以把当时和今天我国南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与东西(东部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比,探究其中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初一学生,目的不在于他们能否得出接近正确的答案或结果,而在于探讨的过程,在于探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与勇于拓新的精神)
④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及多方面才能的能力。
让学生根据《商鞅舌战图》及教材中的大字、小字、资料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分成小组,排演“商鞅舌战”的小品(或课堂短剧)。(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
二、设计学生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在自己参与的活动中主动学习
1.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也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载体。以此为中心设计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活动设计方案:把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若干,各小组在一起讨论都江堰的设计思想、构造以及工作原理。教师可以事先把书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放大复印几张,或再制成投影片(每小组一张),发给每个小组各一张,让各小组在讨论中可以依据资料在图上标注,在小组代表发言中,利用投影仪(或实物投影)给大家讲述本组的看法。
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材料,主要补充都江堰地区的地形、地势资料,岷江概况,以利于学生思考,结论性的资料少些(或不在学生讨论前出示)。
2.关于商鞅变法。
重要的社会变革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有时会产生划时代的意义。商鞅变法是这些变革中很重要的一个。学生应该深入了解。
活动设计:学生分成8人左右一组的小组若干。每个小组编演一部历史小品(或课堂短剧)“商鞅舌战群臣”。每个小组选出编剧(或大家一起编)、导演、商鞅、秦孝公、支持商鞅的大臣、反对商鞅的大臣A、大臣B、大臣C等。
学生需要的资料来源:教材内容(大字、小字、资料、插图),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史料,或由学生课下查阅一些资料。学生可以先写剧本,然后再排演。如果学生能在服饰上做些修饰,效果更好。
活动拓展:学生可以排演对商鞅变法评价的短剧。(背景资料)根据赵恒烈老师等人的看法,从时间(历史的纵向思维)看,历史思维有三时态。
Ⅰ.共时态思维,指当时人对发生在现实中的事件的看法;
Ⅱ.昔时态思维,指后来人(不包括现代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Ⅲ.即时态思维,指现代人对历史的看法,也可称为现时态思维。
在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形象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纵向思维。
拓展活动建议:排演短剧超越战国时代,把战国时的人,战国后的人(如宋代的改革家王安石、反对王安石改革的司马光等人)、现代的人编入剧中,重新设计一个关于改革与否的争论、评价,通过旁白把剧情、人物联系在一起。对于初一的学生,这个活动可能有些难,仅供参考。
3.关于历史文物图的欣赏。
分组、讨论。
先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探讨。
本课的三幅文物图分别是关于战国的铁器、丝织品、漆器的。可以让学生围绕它们的用途、价值来讨论。指导学生仔细研究丝织品、漆器的花纹,从中体会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反映。
4.关于《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分布和商业城市图》。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出示讨论问题:
观察当时丝织品的分布。根据丝织品的生产过程(种桑、养蚕、缫丝、纺织),体会当时的北方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与现在丝织品的生产基本作对比,引导学生讨论丝织品分布变化的原因。
拓展:引导学生观察当时我国经济繁荣区(尤其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分布与现在我国经济繁荣区的分布,让学生感受我国经济重心的前后变化。
三、补充的资料
1.有关都江堰的材料
都江堰的由来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中国四川都江堰市城区西北的岷江河上,公元前256年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
广袤的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发源于岷山南麓的岷江经成都平原穿流而过,四季绿水长流、奔腾不息。但在古代岷江却是一条害河,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利用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特点,率领广大民众,用8年时间,在今都江堰市城西的玉垒山虎头岩上,用火烧、水浇、人撬的办法,从坚硬的子母岩上,凿开一个大口子,修了一条人工河同原来的旧河道连接起来;又在岷江江心构筑了一个两头小中间大,形似翘尾鱼的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江,用外江排涝,内江灌溉;又在分水堤尾部与离堆之间,筑了一道堤并在堤下修了两条溢洪道防洪排沙,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造福万代,泽惠千秋,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灌区1949年为14个县280万亩,现已达到6个地区36个县(市)实灌1000多万亩,成为2000多万人民生产生活须臾不可离去的“母亲河”。
1994年,江泽民、李鹏为都江堰分别书写了“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千秋伟业,泽惠天府”的题词。
神奇的三大工程
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大部分构成,“鱼嘴”分水堤长约3000米,最宽处约300米,把滔滔岷江一分为二并实现其四六分水(丰水季节内江分水四成,外江分水六成,枯水季节又倒过来),并且利用环流原理,把沙石排入外江。宝瓶口置于内江总干渠前端,紧扼内江的咽喉,它呈倒梯形,平均宽度20米,并在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实行限量进水,使多余的水进入溢洪道。飞沙堰长300米,高2米,古时由笼石砌成,当水位超过“水则”警界线时,洪水或翻越或冲溃堤堰直接进入溢洪道,同时还能把江中90%以上的沙石排走,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自动引水分流,自动调控两江流量,自动防洪排沙的作用,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壮举和一大奇观。
都江堰治水经
岷江年均流量约达150亿立方米,每年约有4000万吨的沙石冲泻而下,洪灾和特大洪灾时有发生,这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形成了巨大威胁。2200多年来,都江堰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不废不衰,青春常在,除了它设计科学外,更有赖于汉代文翁、蜀汉诸葛亮、元代吉当普、清代丁宝桢等历代治水功臣和广大劳动人民对它的维护。人们在长期维护都江堰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水经验,首开了人类科学治水的先例。成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
──选自《都江堰》旅游介绍手册
1994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实灌1000万亩纪念碑
2.关于商鞅变法的资料。
《商君书》 亦称《商君》或《商子》。中国战国中后期反映商鞅及其后学与其他法家思想言论的著作。法家的主要著作之一。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在内容上与商鞅变法的内容基本相符,体例上也首尾一贯,前后无很大出入。但其中大部分篇章并非商鞅所作。《垦令》、《外内》、《靳令》、《开塞》、《农战》、《赏刑》等篇出自商鞅之手。《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的言论。其余大部分篇章为商鞅后学及其他法家所编著。《商君书》通过的注释本为清代严万里的《商君书校》和今人高亨的《商君书注译》。
《商君书》阐述了历史进化论、人性爱利说和强力原则。这三者构成了《商君书》的政治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商君书》集中论述了法治、赏刑、耕战等问题。此外还记载了秦国的一些政治与军事制度。
《商君书》24篇,可分为6个部分;①《更法》、《开塞》2篇,从历史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阐述了政治要适应时代需要而改革的原则和变法的理论。②《壹言》、《修权》、《画策》、《君臣》、《禁使》5篇,多为献给国君的奏书,从宏观上阐明了实行法治的必要性,其中谈到国家制度、法令、赏刑、耕战等问题,还提出了“势”(权势)和“数”(与“术”通,权术)的观点。③《农战》、《外内》、《算地》、《垦令》、《徕民》5篇,集中讨论了如何奖励、发展、加强农耕和兵战的问题,其中强调了奖励农战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④《赏刑》、《慎法》、《错法》、《定分》4篇,专谈峻法和刑赏,提出了“重刑少赏”的原则,并要求建立法官、法吏等制度。⑤《弱民》、《去强》、《靳令》、《说民》4篇,互为补充,论述了“弱民强国”的观点,即必须采取严刑和愚民等手段,使民众不敢犯法,而使国家强大起来。⑥《战法》、《立本》、《兵守》、《境内》4篇,专谈军事问题、战守策略以及军事制度。
《商君书》的观点为后期法家所继承,在战国末期流传很广。后世主张严刑峻法的人,往往言必称管、商、申、韩,《商君书》也受到了一部分人的重视。
(谢庆奎)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卫国,原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因功受封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故称商君或商鞅。少好刑名之学,读过李悝《法经》。视为魏相公叔痤家臣,被荐于魏惠王,但不受魏王重用。后闻秦孝公欲召天下之士以强秦,遂入秦。以“霸道”和“强国之术”说服秦孝公,受到礼遇。孝公六年(公元前356),任左庶长,实行变法,旋升大良造(相当于宰相),掌管军政大权。孝公十二年,秦由雍迁都咸阳,商鞅再次变法。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其思想和著作主要保存在《商君书》一书中。
商鞅
变法思想商鞅认为,历史是由“上世”到“中世”到“下世”,逐步发展变化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应该因时制宜,随机而变。当变而变,国家则兴;当变不变,国家则亡。在“不法古,不修(循)今”(《商君书·开塞》)的变法思想指导下,他两次实行变法,以法治国,将励耕战,推行县、乡行政制与什伍编户制,统一了秦国的度、量、衡。变法获得成功,使“秦民大说(悦)”,“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重刑思想 实行法治的关键是信赏必罚。商鞅主张以赏补罚,“重刑少赏”,实行重刑政策,以便“以刑去刑”。重刑政策的内容包括:①轻罪重罚。他指出:“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商君书·去强》)。②刑无等级。《商君书·赏刑》篇说:“壹刑者,刑无等级。”王公卿相至大夫庶人有犯法者,同样处置。③不能以功折罪。他说:“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商君书·赏刑》)。④执法犯法,罪死不赦,罪死不赦,绝不宽恕。⑤“刑于将过”,防患于未然。他认为,“刑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商君书·算地》)。没有构成犯罪,只要有犯罪的苗头,便要用刑,实为滥刑苟法。
耕战思想 商鞅认为,“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力”(《商君书·靳令》),力量决定一切,而力量来源于农耕和兵战。因此耕战是“治国之要”,“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千方百计奖励耕战,诱之以利,把民众引到耕战的轨道上来。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减轻农业税收,对于力耕者赏以重爵;采取愚民政策,使农不得不耕,力耕得利,力耕有赏。对于兵战,他主张采取赏厚罚重的办法,使民不得不勇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严刑之下,变怯为勇,殊途而同归。他还提出了全国皆兵以及加强战争宣传的主张,以造成人人闻战则喜,争先恐后的局面。商鞅已认识到耕和战互相促进的关系,农为战作准备,战又推动农业发展。他将耕与战看作是国家这辆马车的两个轮子。
商鞅变法和商鞅的思想使秦国由弱变强,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他的思想特别是重刑主张对后期法家以及后世的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3.关于文物的价值。
文物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历史价值: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情习俗等,构成其时代特点。
艺术价值:文物有审美、欣赏、愉悦(消遣)、借鉴、美术史料等价值。
其中,审美价值主要是从美学的深层次给人以艺术启迪和美的享受。
欣赏价值主要是从欣赏角度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并陶冶人的情操。
科学价值:包括知识、科学、技术的内涵。文物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说明那个时代的经济、文化状况。
4.关于我国古代(特别是战国)的丝织品。
以蚕丝为原料的纺织品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特产。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发明丝织技术,夏朝至战国末期,丝织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己用多种织纹和彩丝织成精美的丝织品,品种日益增加。商朝开始出现绮、纱、缣、纨、縠、罗等品种,西周时期产生了用两种以上的彩丝提花的多重丝织物“织锦”。战国时丝织品的纹饰从几何纹发展为动物纹,色彩更加丰富,丝织技术日益完善。
战国楚锦:用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绒提花的多重战国丝织物。战国楚锦在湖北随州、荆州,湖南长沙等地的楚墓中都曾发现。
战国楚锦的花纹:花纹的纹样格式从青铜装饰的传统脱胎而来,一般以菱形、方棋形、复合菱形为几何骨格,再把具有战国时代特征的装饰样填充到几何骨格中。
①几何骨格填充各种人物、动物、几何形体的组合型纹样。这种花纹比较常见。
②还有另外一种纹饰,是散点式排列的、小型几何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