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数学教案 小五数学教案

[小五下]工程问题(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工程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95页例9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工程应用题的特点,初步掌握它的解答方法,理解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猜测、观察、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谈话:请同学想一想近两年我们学校发生了那些变化?在建设方面有哪些?我们现在中学、小学已经合成了一个学校,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决定修一条高档次的一级塑胶跑道。大家高不高兴?今天我们来研究修跑道的问题。现在请每一位同学包括我在内来做这项工程的总指挥,那么你打算找什么样的工程队?
  
师:如果我们将新修跑道的工程进行招标,应聘单位有三个,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5天,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20天。(板书:修一段跑道,甲队单独修需10天,乙队单独修需15天,丙队单独修需20天。) 
 
师:因为有施工现场,学校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学校领导想让工程队提前完成任务,要加快施工速度,还要保证质量,咱们该怎么办?咱们现在找两个工程队行不行?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法。  
师: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两个工程队共同加工需要的天数大概会是多少天?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忙算一算需要几天能完成。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板书: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认真观察各组讨论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展示给大家?  
让不同层次的小组由浅入深的发言,并让其他同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给予解答。  
师:跑道的长度没有确定,咱们可以把这段跑道用单位“1”来表示。  
(1)把这段跑道看作单位“1”,那么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多少?乙队呢?(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0,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  

(2)110和115这两个分数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因为甲队用10天可以修完,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天修其中的1份,所以甲车每天修这项工程的110。因为乙队15天可以修完,把单位“1”平均分成15份,1天修其中的1份,所以乙队每天修这项工程的115。)  
教师说明:还可以这样想,用工作量“1”除以工作时间,就得到工作效率110或115。

(3)两工程队合修,每天可以修这项工程的多少?(110+115)
  
(4)工作量有了,两队的工作效率也有了,怎样计算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运完呢?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答。教师板书:  
  1÷(110+115)=1÷16=6(小时)  

教师讲解:修一段跑道,那么工作总量到底是多少呢?工作总量在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根据"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可以得知甲每天修这项工程的 110 ,根据"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可以求出乙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110+115的表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所以,今后再列式可以直接写成:1÷(110+115)。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像盖房子、修公路、打稿件等等。我们可以称这样的问题为“工程问题”(板书)。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今后我们做这类的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下面就请大家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没有信心?  
1、只列式,不计算。  
(1)修一段日照沿海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8天修完,乙队单独修需要10天修完。甲、乙合修,几天可以完成任务?  
(2)打一份稿件,小红单独需8小时完成,小明打完需12小时,两人合作打需几小时?  
(3)从甲站到乙站,快车要行6小时,慢车要行9小时。两车同时从两站对开,几小时相遇?  

2、修一段跑道,甲队单独修需10天,乙队单独修需15天,丙队单独修需20天。三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  

3、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4小时可以运完乙四单独运,6小时可以运完。现在由甲、乙两车合运这堆货物的34,需要多少小时? 
 
4.编题练习。   
  1÷(18+110)、1÷(18+110+112)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我们探索、研究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我们的学校和家乡建设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