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数学教案 小三数学教案

[小三上]千米和吨的认识(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千米和吨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例1、例2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和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以前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1米是多少厘米?

让学生具体比画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以前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比较短的距离,是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我们要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该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呢?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新的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引出新课).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尺子观察一下.

教师:尺子上的刻度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 

教师: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教师: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那么1厘米是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

2.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3.教学例2.

   教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引出“分米”的认识)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让学生拿出尺子指出1分米的长度.

    教师拿出米尺,在黑板上先画出1米长的线段.然后同学生一起从0刻度开始,每数出10厘米划一个记号,一直数完.

    教师: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谁能说一说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板书: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

 4.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

    1.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量,注意观察量得不够准确的学生看一看是量的方法不对,还是读数不对.

    2.第2题,教师先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再把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还可以再举些例子让学生说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谁能说一说,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例3、例4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直尺一把,7厘米长的一张纸条,1米长的绳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2.填空 :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0分米=(  )米          1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10毫米=(  )厘米

二、操作体验

1.量出教师发的纸条的长度.

(1)独立探索.

量出教师发的纸条的长度是几厘米,同桌互相交流。

(2)汇报交流,教师注意定向引导正确的测量方法,

(3)研究问题.

  小组讨论:把纸条的长度单位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

(4)汇报交流(可能会有多种方法,正确的教师要给予肯定).

(5)教师说明:因为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7个10毫米 (板书:7厘米=70毫米). 

(6)练习质疑,说出想的过程.

 2厘米=(  )毫米    5分米=(  )厘米

3米=(  )分米     4米=(  )厘米

做上面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习例4

(1)出示题目:一张桌子高80厘米,把厘米改用分米做单位怎样表示?

(2)同桌讨论.

(3)汇报交流.

(4)教师强调:因为10厘米=1分米,80厘米里面有8个1分米,所以80厘米=8分米(板书:80厘米=8分米).

(5)练习质疑,说出想的过程.

    30毫米=(  )厘米    70分米=(  )米

    50厘米=(  )分米    200厘米=(  )米

做上面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练习应用

1.教科书第62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六的第3、4题.

3.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5题。

四、课外实践作业

1.先数出5毫米厚度纸的张数,再算一算: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多少张?2分米厚度的纸约有多少张?

 2.量出100米的距离,试走一下这100米要走多少步?走一个来回用几分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3.通过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媒体播放“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感画面,

请学生特别留意路边的里程碑.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间距离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是1000米.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让学生闭眼想象,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

(2)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    

(3)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十七的第1、2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通过画一画,帮助学生对千米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五、课外实践作业    

 1.实际走一走,看走1千米大约有多少步?

2.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1、例2千米和米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千米=(  )米     1000米=(  )千米

2.4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6厘米=(  )毫米   500毫米=(  )分米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3千米=(  )米.

教师在小黑板上出示这样两个问题:

(1)1千米是多少米?

(2)3千米是几个1000米?

  学生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谁知道例1的空格里应填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5000米=(  )千米.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多少米是1千米?

    (2)5000米是几个1000米?    

  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学生想出: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就是5千米.所以空格里填5.

  3.做“做一做”中的题目.

    (1)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可说明题意,然后再让学生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七中的第3—9题.

    1.第3题,教师先说明题意,再让学生做.

    2.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第5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这几幅图画的是什么.然后,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把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 

    4.第6题,是长度单位换算的混合练习。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限定做题时间,看一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练习.

    5.第7题,指名读题后,教师与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对长江上这两座大桥的长度加以比较.然后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解答.

    6.第8题,可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7.第9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把结果填在括号里.

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吨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准备:将书上大米袋示意图制成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我们都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让学生描述一下1克和1千克具体有多重.

2.5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1000克=(  )千克    8千克=(  )克

二、新课

1.教学吨的认识.

    教师:我们以前学过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比如,一袋糖重500克,一袋盐重1千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质量单位(引出新课).

    出示书上第一个直观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教师指出: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教师:谁能说一说还有什么物品用吨作计量单位?1吨到底有多重呢?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出示大米袋挂图).

    教师:每袋大米重100千克,请同学们数一数共有多少袋?那么10袋是多少千克?

    教师直接引出:1000千克就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教师: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

    教师:水泥每袋重5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20袋重多少千克?

2.教学千克和吨的换算.

    5吨=(  )千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算,不用写出推算过程,启发学生想出:1吨是1000千克,5吨是5个1000千克,5个1000千克是5000千克.所以5吨是5000千克.

3.做“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1-5题

1.第1题,日常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东西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

2.第2题,教师先说明图意,让学生把结果填在括号里。

3.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

4.第4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即可。

5.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书上画的都是什么东西,然后把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